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急性深穿支动脉脑梗死病灶分布及责任血管与中医辨证分型、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病情等级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1周内入院DWI上显示深穿支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128例,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常规化验指标及头颅MR(用DWI序列观察是否为急性脑深穿支供血区梗死,结合T2-FLAIR序列确定梗死灶位置,用MRA观察病变深穿支载体动脉有无狭窄及血管狭窄率),根据1996年《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状态的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以入院生活能力评分和出入院评分差值(改善评分)作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和病情短期预后指标)。入院当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完成NIHSS量表、入院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分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入院后第2天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头颅MRI+MRA检查在入院1周内完成。根据DWI检查判定的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为四组:(1)颈内动脉深穿支-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组,(2)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组,(3)椎基底深穿支-脑桥动脉供血区组,(4)大脑后动脉深穿支供血区组。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0.0软件对其一般临床资料、常规化验指标、头颅MR、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Kur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史、房颤病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入院血压、空腹血糖、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将128例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总体频率分析,四组出现频率较高的都是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四组不同深穿支供血区梗死在脑卒中家族史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3<0.05),经Bonferroni方法调整检验水平,脑卒中家族史在AChA组与BA深穿支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5<0.008)。2、经Kur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四组患者在入院NIHSS评分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6<0.05)。经过Kurskal-Wallis单因素ANOVA(k样本)多重比较,入院NIHSS评分在MCA深穿支组与PCA深穿支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调整后P=0.014<0.05)。3、经Kur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四组患者在短期预后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219>0.05),但在入院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8<0.05),经过Kurskal-Wallis单因素ANOVA(k样本)多重比较,入院Barthel指数评分在MCA深穿支组与PCA深穿支组间有显著差异(调整后P=0.007<0.05)。4、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四组不同深穿支动脉组脑梗死患者在梗死区供血穿支所属载体动脉的狭窄程度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112<0.05)。5、将128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按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风火上扰证和痰湿蒙神证。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四组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上未见显著差异(P=0.297>0.05)。结论:1、脑卒中家族史在颈内动脉深穿支-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分布广泛,与基底动脉深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史、房颤病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入院血压、空腹血糖、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于不同深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未见显著差异。2、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较大脑后动脉深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后者较前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好,但两者在改善预后方面未见明显差异。3、病变穿支所属载体动脉的狭窄程度与不同深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间未见明显差异。4、急性深穿支动脉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风火上扰证和痰湿神证,以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最高,不同深穿支间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未见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