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NP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启动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氮磷流入水体,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很难解决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微生物的相互竞争问题。本课题基于新型反硝化脱氮除磷机理设计了一套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HITNP(Harbin Institute Technolog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采用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系统,避免了硝化菌和聚磷菌的污泥龄矛盾。利用反硝化除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简称DPB)体内储存的PHB的“一碳两用”缓解原水碳源不足的矛盾,实现氮磷的同时去除。通过独特的硝化液回流,使全部污泥经历了释磷和聚磷循环,提高厌氧池的污泥浓度,强化系统的除磷能力。通过控制三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对系统的反硝化除磷菌进行了诱导培养与富集繁殖,同时对聚乙烯塑料支撑外围的腈纶丝进行好氧硝化菌的挂膜。在完成污泥的驯化培养和反应器的成功启动后,对系统的运行控制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COD/TN、进水氨氮负荷、MLSS、HRT、ORP、PH、SRT、碱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影响很大。COD/TN值在5~7之间,SRT为10d,ORP控制在-200mv以下时,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本试验以人工合成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控制好各种运行条件的情况下,该工艺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3%、64%和81%以上,出水水质平均值COD为28mg/L、氨氮2.7 mg/L、总氮19.1 mg/L和总磷2 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7-2002)二级排放标准。HITNP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提出,对于降低生物除磷系统中的供氧能耗、解决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等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研究探讨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基本运行参数,为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其他文献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煤矸石的排放和堆积也日益增加。煤矸石的长期堆存后会引发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煤矸石污染环境的主要污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劳力资源的再配置,而且是农民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与此转移相匹配的资金问题并成为投资的主体,农民自己解决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很
目的分析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ICU内心力衰竭的常规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无创机械通
CFBC脱硫灰是指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进行炉内喷钙脱硫时产生的飞灰,它与普通煤粉炉产生的飞灰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注浆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质灾害防治及地基处理技术之
我科在用药过程中发现奥硝唑与头孢甲肟混合后药物发生变色反应,为确保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进行了两种药物的配伍试验,现报道如下。
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具有高效、安全、无毒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近几年来水处理界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还是局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但目前关于铝毒的生理学机制并不很清楚;另外,关于园林花卉的铝毒害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铝毒机制及园林花卉的耐铝性具有
基于储备冗余模型分析了3种全负荷汽轮机调峰方式的可靠性,分别推出了它们的故障函数和可靠度以及平均工作寿命的计算公式
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合理运用色彩,能够使原本单一无色彩的物品呈现出更为绚丽的光彩。而色彩作为平面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结合了当今时代与人文社会的要求,合理运用,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