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色金属冶炼是甘肃省七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而铜产品生产产业又是甘肃省有色金属冶炼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由于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内铜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甘肃省铜产品生产越来越依靠铜矿砂的进口来弥补原材料的不足。甘肃省铜产品生产企业主要从智利等南美洲国家进口铜矿砂,因此进口来源就决定了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依赖于海运运输。而铜矿砂海运运输属于国际干散货海运运输市场的一部分。国际干散货海运运输市场极易受到世界经济环境、船舶运力、运营成本、热钱炒作、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运费价格通常具有波动剧烈的特点。面对运价的剧烈波动,大多数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企业选择风险自担,即不采用任何风险规避措施,不论未来运价是涨是跌都由自己承担。在如今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铜产品利润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运价波动风险可能蚕食掉利润的较大份额,因此风险自担的态度可能会给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企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本文运用风险价值分析(VaR)方法,对波罗的海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BCI)的构成航线C10-03(太平洋往返航线)进行海运运价风险评估。之所以选择太平洋往返航线,是因为智利是甘肃省铜矿砂进口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太平洋往返航线是从智利进口铜矿砂的最近似航线(由于BDI指数构成航线中并没有从智利到中国的航线,因此必须选择最近似航线的价格指数来代替智利至中国航线的价格指数,这种近似航线价格指数的替代是运用BDI指数进行海运运价金融衍生品操作时的常用手段)。得出了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企业面临较大海运运价风险的结论并计算出了不同置信区间和不同持有期间的VaR值。进而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金川公司为案例讨论甘肃省铜矿砂进口过程中运用运价衍生品规避海运运价风险的具体方法,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达到引起甘肃省铜矿砂进口企业对海运运价风险与风险规避问题的重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