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受损,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OP)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全球性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探寻OP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有效防治OP提供临床实验依据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鉴于绝经后妇女OP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多数学者更多地着眼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对骨密度的影响,并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最终还是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现象,如在相同生理环境改变的条件下,发病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即OP虽然是常见病,但并不是每一个绝经后妇女都发生,即便发生,发生的早晚轻重也因人而异。显然,OP的发生不是单一激素分泌亢进或过少所致,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是多基因参与的疾病,遗传因素对骨密度值变异的影响达60% ~ 80%左右。那么,遗传因素是否在骨质疏松发病的个体差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从基因水平上解释OP发病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可能,遗传因素在OP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WP=5>本实验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第一,探讨了绝经后影响妇女骨代谢的激素水平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第二,探讨了维生素D受体和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拟进一步阐述OP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和预防OP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1. 绝经后妇女内分泌紊乱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0例汉族妇女共分三组:(1)绝经前组:15例 ;(2)绝经〈10年组:27例;(3)绝经〉10年组:18例。测定各组观察对象血浆中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及血钙、血磷、和血ALP的值;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1-4(L1-4) 、股骨Neck、股骨Troch、股骨Wards,的骨密度值。通过比较绝经前后各组骨代谢激素及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来探讨绝经后OP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1.1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变化:测定结果显示,绝经<10年组和绝经>0年组与绝经前组比较,妇女腰椎1-4(L1-4) 和Wards’区BMD值明显下降(P<0.05);Neck和 Trouch区BMD,绝经<10年组与绝经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5)。随着年龄增长,骨丢失进一步加重,绝经>10年组与绝经前组比较,Neck和 Trouch区BMD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绝经<10年组比较除Trouch区外,各部位骨密度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绝经后骨丢失以L1-4 和Wards’区明显,此后随年龄增加,骨丢失不断进行。1.2绝经后妇女血中E2、PTH、CT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妇女绝经后血中E2水平显著下降,与绝经前组比较,有显<WP=6>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绝经后前十年下降最为明显,之后,E2水平有回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1);绝经后妇女血中PTH水平逐渐增高,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后两组PTH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绝经〉10年组和绝经〈10年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绝经后妇女血中CT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1.3绝经后妇女血钙、血磷及ALP的变化:与绝经前妇女比较,绝经后妇女血钙、血磷均无明显变化(P>0.05);绝经后前十年妇女血中ALP水平较绝经前显著升高(P<0.05),之后,又有降低趋势,但与另外两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5)。2. 妇女VDR及CT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 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河北省60名汉族妇女分别进行VDR基因多态性和CTR基因多态性分析,然后按基因型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基因型妇女各部位经年龄 、身高、 体重、E2较正后的BMD的差异,旨在初步探讨中国妇女OP发病的分子机制。结果2.1河北省60例汉族妇女中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型21.67% (13例), bb型 78.33% (47例)BB型 0% (0例)。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B等位基因频率占10.83%,b占89.17%。Bb型者所测各部位BMD值明显低于bb型(P<0.05)。BB型例数为0没能进入统计。2.2河北省60例汉族妇女中CT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型86.66% (52例),CT型11.67% (7例),TT型 1.67% (1例)。基<WP=7>因型频率符合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C等位基因频率占92.5%,T占7.5%。CC型者腰椎1-4的BMD值较CT型者有降低趋势(0.05<P<0.1);股骨Neck、股骨Troch、股骨Wards的BMD值在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1)。TT型例数太少未进入统计。2.3 VDRG与CTRG的联合基因型中,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Bb型 20% (12例),CCbb型66.7% (40例), CTbb型10% (6例),CTBb 和TTbb型各1.67% (1例)。 CCBb型各部分的BMD值明显低于CCbb型(P<0.05);与CTbb型比较各部分的BMD值也明显降低(P<0.05); CCbb型与CTbb型比较仅腰椎1 的BMD值有下降趋势(0.05<P<0.1),其余各部分BMD值均无明显差异(P>.1)。CTBb 和TTbb型例数太少未进入统计。结论1.绝经后腰椎1-4(L1-4) 和Wards区BMD值明显降低,说明由E2水平下降继而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导致的骨质丢失,多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