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柴芍六君汤”采用灌胃、灌肠两种给药方式对肝郁脾虚IBS-D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影响,对比“加味柴芍六君汤”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包括模型组、得舒特组、中药灌胃组、中药灌肠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对除正常组外的各组大鼠予以药物干预治疗2周;干预治疗结束后,选择直肠球囊扩张测量各组大鼠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最小容量阈值来评价大鼠内脏敏感性;麻醉后取大鼠血清,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5-HT、SP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将大鼠脱臼处死,解剖分离大鼠末端结肠,均剪取同一部位的约0.5 cm结肠末端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大鼠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1)造模后大鼠与正常组比较,精神倦怠,活动减少,进食量、饮水量减少,大便次数增多,排便间隔时间短,为黑褐色水样便或糊状便,未见粘液、血便,垫料污秽,肛门粪染明显,大便呈撮状。模型大鼠体重减轻,内脏敏感性和血清中SP、5-HT含量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除模型组外,得舒特组、中药灌肠组、中药灌胃组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灌胃组、中药灌胃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舒特组体质量增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得舒特组、中药灌胃组、中药灌肠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血清中5-HT、S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药灌肠组对降低大鼠内脏敏感性,下调大鼠血清中5-HT、SP效果较得舒特组、中药灌胃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1)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可成功建立具有肝郁脾虚证型表现的IBS-D大鼠模型,该模型成本低、易操作、稳定性高,可复制性强;(2)“加味柴芍六君汤”灌胃、灌肠均能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腹泻情况,增加大鼠体重,降低IBS-D大鼠血清中5-HT、SP物质含量和内脏敏感性,达到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治疗作用,其中以加味柴芍六君汤灌肠组疗效最佳,表明中药灌肠疗法也是治疗IBS-D有效给药方式,给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给药方式与途径;(3)本实验提示“加味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5-HT、SP的含量,调节肠道内的肠液、电解质和水的分泌,抑制肠道的痉挛和收缩,降低肠道的内脏感知,改善腹痛、腹泻的症状。而其中“加味柴芍六君汤”灌肠组疗效最佳,可能与经肠道给药,药物直达病所,在局部保留了高浓度,同时避免药物活性的破坏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关;(4)本实验结果显示“加味柴芍六君汤”灌胃、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均有明显疗效。证实了“肝郁脾虚湿胜”是肝郁脾虚型IBS-D的病因病机,“疏肝健脾、胜湿止泻、缓急止痛”是其治则治法,符合临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