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脑电图(EEG)的麻醉意识指数(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为单中心的临床前瞻性研究。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知情同意后,本研究纳入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年龄在18至65岁、ASAⅠ到Ⅱ级的63例患者。按照术中吸入的不同七氟醚的MAC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MAC 0.7组(n=21),MAC 1.0组(n=21)和MAC 1.3组(n=21)。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吸入不同MAC的七氟醚联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使用基于EEG的脑监测麻醉指数(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来监测麻醉深度。开始时,让病人通过面罩吸入每分钟5%的七氟醚和6升氧气来完成麻醉诱导。从诱导开始到关腹完成前,所有患者均通过Minto模式用Agilia TCI注射泵靶控给血浆浓度浓度为4 ng/ml的瑞芬太尼。当患者失去知觉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注射完罗库溴铵后2分钟,待Ai和BIS降至60以下则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潮气量设定为8~10mL/kg,吸呼比设定为1:2,呼吸频率设定为12次/分钟,将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5~45 mmHg,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为5 cmH2O,气道峰值压力维持在25 cmH2O以下。在手术过程中将各组吸入七氟醚的MAC分别维持在07,1.0及1.3。分别在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前(T3)、插管后(T4)、分离胆囊床时(T5)、MAC降为0.4时(T6)、睁眼时(T7)和拔管时(T8)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MAC、Ai、BIS、EMG 和 BSR(burst suppression ratio,爆发抑制比)。在停止给予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后,所有患者都静注舒芬太尼0.2 mcg/kg实施术后镇痛;静注盐酸雷莫司琼0.3 mg止吐。在出现自主呼吸后或在给予罗库溴铵40分钟后,给予新斯的明与阿托品拮抗肌松剂。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中拔管以监测各项观察指标。拔管后还要观察5min看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并记录恢复期的Ai和BIS值。此后,患者将被转移到术后麻醉复苏室继续观察1h,如无其它异常情况后再送到相应的科室。在术后第一天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其术中是否有术中知晓发生。结果1.三组间的HR在各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AC 1.3 组的 MAP 在 T5 时低于 MAC 0.7 组(P<0.01)和 MAC 1.0 组(P<0.05)3.MAC 1.3 组的 BIS 在 T5 时低于 MAC 0.7(P<0.01)和 MAC 1.0 组(P<0.05)。4.MAC 1.3 组的 Ai 在 T5 时低于 MAC 0.7 组(P<0.01)。5.Ai和BIS在测量麻醉深度方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6.术后随访未发现有术中知晓发生。结论1.与MAC 1.3组相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吸入MAC 0.7及MAC1.0的七氟醚联合静注瑞芬太尼具有更稳定的平均动脉压。2.MAC 0.7和1.0的七氟醚均可以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维持;但是MAC 1.3与瑞芬太尼合用可能会造成麻醉深度过深,导致BIS和Ai低于40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Ai和BIS在测量麻醉深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性)。因此,麻醉意识指数及ConView监测器可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