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犯罪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解决方案也不少。然而大学生犯罪现象仍然不断出现,目前呈现迅速性、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因为尚没有很好的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从为什么不犯罪的角度总结出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个因素“依恋”、“参与”、“奉献”、“信仰”。而国外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又证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和自我控制意愿弱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个体原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各种理论研究的整理,总结出影响大学生犯罪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为:一、犯罪机会成本低收益大即针对犯罪行为制定的惩罚威慑力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当犯罪收益足够时就会诱导个体为了获取巨大收益冒险使用犯罪手段。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对于相关行为的相关犯罪法律和条文设置的不合理,即一些可以合法化的行为被定义为犯罪行为。个体因素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意愿、社会控制程度。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它往往具有滞后性,缓慢性,并且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何况任何时期任何制度都多少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因而我们不能指望等着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制定出完美的社会制度后使犯罪行为逐渐消失。而从个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则显得快速、简单而有效。即只要在大学校园内通过量表筛选出社会控制程度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低下、自我控制意愿不足的个体,作为潜在的犯罪个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干预,则可以最小的成本做到最大化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效果。目前关于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意愿都已有相应的测试量表,而关于社会控制程度的测试尚未有现成的量表。社会控制理论又称为“社会键理论”。本文采用“社会键”概念来描述个体的社会控制程度,尝试编制《大学生社会键问卷》,结合《自我控制能力量表》、《自我控制意愿量表》共同组成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筛选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学校、家庭、个体三个角度出发的大学生犯罪预防对策。编制后的《大学生社会键问卷》共包含3个因子,分别为奉献因子、参与因子和信仰因子。其中奉献因子下含7个题项,参与因子下含6个题项,信仰因子下含3个题项,共16个题项。但研究的结果显示三个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也即“社会键”概念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因素,而是三个因子的合称。问卷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和《SCL—90量表》作为效标问卷,分析显示目标问卷及问卷的三个因子都与两个效标问卷有显著的相关。总体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作测量大学生社会控制程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