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创作的一本记载社会风俗礼仪的著作。本文立足于前人对《风俗通义》进行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与风俗的关联为切入点,试图分五个部分探讨此书中文学与风俗的关联情况,从而进一步挖掘该书的文学价值。第一部分考察应劭作《风俗通义》的原因,说明该书所反映的风俗内涵和东汉人社会生活状态,探讨风俗与文学相关联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俗文化兴盛,社会氛围和统治者的喜好使传统雅文化逐渐俗化,迷信浓雾弥漫整个社会,此乃成书的客观条件。应劭意图通过《风俗通义》来齐整风俗,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通过整理其生平经历以及考究其家学渊源,我们可以发现撰写《风俗通义》还是应劭为重返仕途所做的努力之一,此乃成书的主观动力。第二部分讨论《风俗通义》中社会、物质风俗与叙事艺术的互动。经整理概括出《风俗通义》中的社会物质风俗,体现出丰富性、世俗性两大特点。其中世俗性特征丰富了写人艺术,丰富性特征发展了叙事题材。第三部分讨论《风俗通义》中精神风俗与虚构艺术的关联。应劭对笔下描写的精神风俗,表现出“视之为虚”以及“信以为真”两种不同的态度。风俗的“荒诞不经”与文学演绎的“虚构丛生”恰体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第四部分探讨《风俗通义》中的言语风俗与文字艺术。《风俗通义》中出现了大量交际用语以及俚语俗说,体现出平实性的用语习惯。将这种习惯与应劭的书写相比对,发现《风俗通义》语言描写的平实性风格极大地受这种习惯的影响。第五部分是《风俗通义》文学价值的申论。在前几章的基础上,从功能、内容、表达方式三方面,综合概括出《风俗通义》体现的风俗与文学间的关联性。从功能上而言,文学与风俗同具备教化、认识和审美功能,二者功能互通;从内容上而言,风俗“孕育”了文学,文学“整顿”了风俗,二者内容互补;从表达方式上,二者亦有相互借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