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按照试验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胃肠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通过中医促进术后康复方法中的热敏灸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相对比,从而评价热敏灸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观察热敏灸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法对手术损伤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临床有效的热敏灸疗法辅助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操作方法:1.分组方法:采用SPSS17.0中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2组:(1)热敏灸疗法结合常规体针针刺法(试验组),30例;(2)常规体针针刺法(对照组),30例。2.实验步骤:(1)全部病例入院常规检查,排除肿瘤、传染病等恶性疾病患者(抽血,心电图等)。(2)术前进行患者基本资料的收集。(3)术前一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询问患者平日大便习惯及初步探索治疗组患者的热敏灸化腧穴,具体操作为:患者侧卧的情况下,选用四根艾条并排在患者背部背俞穴及腹部等穴位处进行探索,区域选择为肝俞穴和胃俞穴、上脘穴和关元穴两水平线之间区域内的热敏化腧穴以及足三里,从上到下,依次探索,避开局部手术伤口、皮损、脱屑处,并详细记录患者热敏化腧穴区域。(4)术后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治疗组:1、患者取卧位,选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佗牌Φ0。32×25mm或40mm一次性针灸针,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快速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得气后连接G6805-2型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为2Hz/10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术后6小时开始实行针刺疗法,每日一次,穴位选择为内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均取双侧)(参考针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文献选取临床有效的穴位);2、电针治疗后进行热敏灸疗法,患者取侧卧位,首先,在此区域探查热敏化腧穴,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艾热感觉从施灸部位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腹腔内穿透)、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传热(灸热感觉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和非热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即为发生腧穴热敏化现象,该探察穴点为热敏化腧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穴被探查出,然后对已探查出的热敏穴逐个悬灸,并每隔2分钟弹灰,调整艾条与皮肤距离,保持足够热度,在此穴灸至感传消失或者皮肤灼热为止,再换另外的热敏点进行灸治。完成一次治疗的施灸时间人而异,一般从数分钟至1个小时不等。对照组:选穴同治疗组;体位、操作方法、留针时间、疗程均同治疗组中体针针刺治疗。4.观察指标(1)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姓名、年龄、学历、体重、证候表现、疾病诊断、孕产史、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2)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时Christensen疲劳记分(见附录),以评价热敏灸疗法对机体状况的调整作用。(3)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以评价热敏灸疗法对机体胃肠功能的恢复调整作用。(4)观察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热敏灸疗法对机体的调整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术前Christensen疲劳记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了20.49%。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术后Christensen疲劳记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敏灸对机体的整体恢复调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辅助热敏灸疗法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患者机体及早的恢复胃肠道功能。6.对于不同的手术方式,热敏灸疗法相比单纯的电针组,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敏灸对于不同类型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促进作用。7.治疗组的术后腹胀、呕吐的并发症分别为6.67%、3.33%,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3.3%、6.67%,说明热敏灸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疗效。结论:本研究表明,热敏灸疗法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的调整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热敏灸对患者手术后的疲劳程度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更好的维持机体的稳定,热敏灸对手术后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胃肠道的整体调节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为促进手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提供的有效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