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ぁはれ”原初情感内涵的考察——以《古事记》、《日本书纪》、初期万叶歌谣为中心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日本现存古老文献中的“ぁはれ”的内涵进行考察。本文以《古事记》、《日本书纪》以及初期万叶歌谣中出现“ぁはれ”的歌谣为例,通过对歌谣整体语法构造、及内容的分析,探索“ぁはれ”原初的情感内涵。通过各方面分析后,得出结论如下。(ⅰ)在结构上,除了《古事记》中“ぁはれ”初次登场的歌谣外,“ぁはれ”在其他歌谣中的结构几乎都是相似的,无论是《古事记》,或是《日本书纪》。因而,关于它的词性,在第一处歌谣中是为具有实词意义的词;而在剩下的几处中,则即可看成与第一处相同,同时亦可作为感叹词对待。但是在初期万叶歌谣中,“ぁはれ”的位置及与句子中相关成分的语法构造是灵活的。从《万叶集》中“ぁはれ”的最后一首例歌上看,它是偏向实词性的。(ⅱ)《古事记》三处“ぁはれ”的具体情感实质是不相同的,第一处反映的是舒畅的心情,而后两处中则“悲”的成分更多。对此,《日本书纪》中四处“ぁはれ”的情感,则无一不是“悲”情浓厚。继而在初期万叶歌谣中中,例歌中关于“ぁはれ”的写法,与《古事记》《日本书纪》的音假名不同,都是用训读“可恰”这个词来记录的,从这词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ぁはれ”的情感内涵,即如同《日本书纪》那样,都是表示“悲”情。因此,整体上来看,“ぁはれ”是偏向实词性的,它的情感内涵除在战争性歌谣中外,基本上都笼罩着“悲”的氛围。除这两点结论外,本论文还将《古事记》与《日本书纪》就情感内涵上稍加对比,并观察了《万叶集》中“ぁはれ”用例语法结构的变迁,得出以下总的结论。尽管《古事记》中“ぁはれ”所反映情感因素不尽相同,然而它们却都是咏歌者当时质朴情感的直接喷发。咏歌者的这种情感并未含有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或评判的因素。与此相反,《日本书纪》中则多是偏向于看法、评判。换而言之,倍受平安贵族们所青睐的“もののぁはれ”中“もの”的端倪见于《日本书纪》中,而在《古事记》中,则多是“ぁはれ”的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从西方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下分析托尔金《指环王》三部曲中人物角色的被异化,社会的被异化,以及对异化的反抗和抵制。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指环王》
凯特·肖邦(1851-1904),美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肖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爱好弹钢琴,写诗,阅读狄更斯、莫泊桑、简·奥斯丁、勃朗特三姊妹等的作品。她喜欢独立思考,追求个性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