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知识社会史尝试,主要从“学术共同体”理论的角度考察“国粹派”所处的基本历史语境、思想谱系及其成员在学术、政治互动中的角色冲突。
第一章《绪论》:考察了日本“国粹”和“国粹派”的源流,简要回顾既往关于清末“国粹派”的专题性研究成果,阐述本文涉及的社会学理论、概念,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旨。
第二章《国粹派的时代背景》:概述了晚清政治危机,当时经济、社会的主问题,废除科举的影响;大致分析了晚清危局中的思想反应及其内在困难、张力,以及当时的新思想学术资源和学术共同体的思想知识新传播网络。
第三章《国粹派的知识结构》:国粹派学术知识的谱系以乾嘉学统为主干,结合浙东、扬州、岭南三地风格,并深受残明遗献、公羊今学刺激,更包含东西洋的大量新知。
第四章《国粹派的发展历程分析》:探讨国粹派的走向与其主要成员在光绪、宣统时期政治举措间的关联,将此时段区分为重在宣扬排满革命的前期和充斥争端的无政府主义冲击时期,并初步讨论了其建制努力及困境。
第五章《余论:角色冲突》:进一步探讨国粹派学者政治权力的参与者和批判者双重身份所产生的张力,以及外来冲击释放出的新旧观念与正统规范间的紧张在他们身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