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ic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参考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重点报刊,1981年7月1日创刊于北京。创刊初名《经济参考》,1990年邓小平为报纸题名《经济参考报》,这一报名沿用至今。《经济参考报》依托新华社驻国内外记者组成的新闻采集网络,以“沟通情况,开阔眼界”为办报初衷,聚焦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一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继《经济日报》之后的第二大经济报纸。论文以《经济参考报》作为研究对象,以改革开放作为宏观时代背景,首先分析介绍了《经济参考报》在市场经济中“应运而生”,遵循“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办报宗旨,创造了78万份的最高发行量,以及历任主编对报纸走向的影响。第二部分就《经济参考报》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报纸版面、新闻报道、言论和副刊被纳入研究的范围。《经济参考报》的新闻报道以敢打“擦边球”、信息意识强、硬新闻“软”说、软新闻“硬”说彰显其权威性和参考性。言论在内容上观点鲜明、高屋建瓴,注重导向意识;在文风上,深入浅出、活泼生动,注重贴近性和趣味性。第三部分介绍了《经济参考报》在传媒环境巨变下的三次历史性改革:80年代中期,报纸扩版,增大信息量;90年代初期,报纸改版,加强新闻策划;21世纪,报纸全新改版,全员聘用。论文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中探讨该报何以成为“执时代牛耳者”,又何以在经济类媒体遍地开花的形势下转而走向衰落,为报纸提出建设性意见。概述、内容研究、对报纸改革的思考三位一体,构成本文的研究框架。理清《经济参考报》在社会背景、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收集资料,研究历史,以期发现研究对发扬以《经济参考报》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类报纸优良传统、重新找准市场定位的可能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了21世纪,随着世界上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起来,这种国际交流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国际传播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上个
在穆青六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在新闻战线各种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四十多年,既是一位硕果累累的名记者,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新闻官。长期的实践为他积累了大量新闻人才工作的成功经
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和新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得当今美国面临着国家认同的危机,各种族间矛盾不断,其中尤以黑白矛盾最为突出。黑白之间的种族问题由来已久。为了打破种族歧视和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产电影作品中,从这一角度对国产电影进行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将有助于实现中西方不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