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智模型是指人在面对一些外在事物或现象时所形成的内在表征,它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行为与方式。心智模型反映了化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并决定了有关这一化学概念的决策。研究化学概念的心智模型可以更好的指导化学教学。电解质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缺乏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心智模型研究。为此笔者选择了电解质相关概念作为研究的载体。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心智模型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心智模型的形成机制。其次,笔者仔细研读了电解质相关概念的课标、教科书及高考大纲,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按照设计二段式试题的步骤进行问卷编制,测查了高一、高二学生所具有的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心智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1.高中生在学习电解质相关概念后存在多种心智模型。高一学生的心智模型类型有科学模型、现象模型、范围错误模型、思维定式模型、猜想模型、电荷守恒模型、名称模型、符号模型、类比模型、记忆模型、定量缺陷模型。高二学生的心智模型类型有科学模型、现象模型、范围错误模型、思维定式模型、猜想模型、符号模型、记忆模型。2.高中生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心智模型具有许多特点。学生在解决电解质相关概念的问题时,更喜欢使用简单的经过猜想得出的心智模型;学生更习惯从宏观层面分析、解决问题,缺乏微观认识能力;学生对电解质相关概念间关系的描述存在许多错误,知识结构化程度低。3.高中生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心智模型存在共性和差异性。两个年级的学生具有许多相同类型的心智模型,但高年级学生出现的缺陷心智模型种类变少,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并且,高年级学生已经能从新的认知角度去分析问题。最后,笔者从三方面对影响学生电解质相关概念心智模型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电解质相关概念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