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蕴含了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特色产品,保护与发展好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更是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碧螺春香百里醉,不负春光好时节”,洞庭山碧螺春作为吴中区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吴中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地方政府如何保护与发展好这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公共产品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阐明了地方政府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的行为分类,主要包括制度保障、质量管控、指导协会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梳理出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实施细则阻碍工作推进、缺乏有效技术手段鉴定外地茶、行业协会作用不突出、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通过研究认为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空白、科研投入的不足、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较弱等。为更好探索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本文对安吉县政府在保护发展安吉白茶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结合安吉白茶的经验启示,提出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建立追溯体系;通过行政指导,引导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茶产业发展的扶持,从而加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的品牌建设,加快吴中区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