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昌平同志根据湖北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随后,三农问题便一直限制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谋求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便是其中的关键。为更好的“服务城乡,支持三农”并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自2010年起,邮政储蓄银行开始逐步摸索创建新型信用村,依兰、五常等试点率先开拔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邮储信用村毕竟从无到有,其试点在构建流程以及信贷业务开展方面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以试点反映出的问题为基础,对邮储银行新型信用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更为完善的信用村构建流程。其对邮储银行信用村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在案例部分,本文先回顾了邮储银行信用村建设的背景,然后简要的介绍了邮储银行新型信用村试点的建设情况以及依据实际经验总结的信用村拟定创建流程与贷款业务开展流程,最后介绍了各方对邮储新型信用村的评价。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邮储新型信用村可复制创建流程的整体思路。其次,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借鉴尤努斯模式从三个层面对邮储新型信用村构建过程需注意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与完善,即:信息传递模式的选择,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潜在风险的分析。其中信息传递的选择与信用体系的建立均通过与尤努斯模式的对比得到。再次,通过上述分析,对新型信用村试点现存的问题进行完善,提出新型信用村可复制的一般创建流程并对其体现的创新的风险控制方式进行陈述。最后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