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PRK2近膜区和碳末端功能域对ROP诱导花粉管极性生长的功能解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粉管的极性生长是被子植物能够实现有性生殖的关键,而这一过程是由小G蛋白Rop调控的。活性的ROP(Rho GTPase of plants)时空特异性表达存在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调控机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RopGEFs)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调控因子。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拟南芥花粉中一种特异的富含亮氨酸类受体激酶(AtPRK2)可以通过与RopGEF12的相互作用将其招募到膜上。然而,在植物体内,对于AtPRK2介导的ROP活化的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花粉中特异的将AtPRK2过表达,会引起花粉管顶端膨大,顶端生长极性丧失,同时也造成了顶端ROP-GTP的定位异常以及肌动蛋白微丝的分布异常,将AtPRK2K366R点突变过表达形式转入花粉中,也可以观察到相同异常表型,该点突变被预测可以使AtPRK2丧失激酶活性,表明AtPRK2引起的过表达效应并不依赖于其激酶活性。然而,AtPRK2非催化功能域的缺失突变,如近膜区功能域(JM domain)和碳末端功能域(carboxy-terminal, CT domain)的缺失,均使花粉管的生长丧失了AtPRK2的过表达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tPRK2K366R的点突变保留了与RopGEF12相互作用的能力,然而非催化功能域的缺失突变却丧失了该互作能力。另外,我们发现JM和CT功能域不仅是影响AtPRK2与RopGEF12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而且对AtPRK2在质膜上的分布至关重要。综合以上结果,我们的研究加深了对于花粉类受体激酶介导的ROP活化机制在调节花粉管极性生长过程中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下扬子-南黄海地区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海相((E) -T2)和陆相(T2-Q)二个阶段漫长的盆地演化和改造过程。其中,印支-早燕山期对其海相地层改造作用最为强烈,表现为双向挤压
会议
生鲜食品的保鲜已成为当今中国食品工业、物流企业和消费者所关注的问题;而使用防腐剂并结合冷链来控制生鲜食品腐败是当今主要的措施之一,但过量使用人工合成的防腐剂不仅会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