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2006年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后,业界和学界开始关注人民币定价权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境外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出现可能导致我国丧失人民币定价权。2007至2009年相继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大部分的研究认为CME人民币期货汇率尚未具备引导境内人民币汇率的条件,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依旧占据信息中心的地位,并且对境外人民币期货市场具有单向的引导关系。虽然这些研究表明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尚不足以引导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经济环境和制度已发生显著变化: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经历了改革,此外,香港交易所(HKEx,2012)和新加坡交易所(SGX,2014)分别发布了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考虑到上述经济环境及经济制度的变化,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联动关系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考虑到环境和制度因素变化的重要性,有必要重新审视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联动关系。  本文将在前述背景下,就境外人民币期货市场与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探究。与过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主要进行了四处改良:第一,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发生联动的理论机制,而过往的研究大多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第二,采用2012年及以后的数据,能反映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联动的新变化;第三,同时探究新态势下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更为全面;第四,强调多个市场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相对于只研究两个市场之间(如CME人民币期货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的联动关系,从多市场联动的角度(CME人民币期货市场、港交所人民币期货市场、新交所人民币期货市场与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出发更能反映真实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CME、HKEx和SGX人民币期货汇率)对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具有显著的共同均值溢出效应,这与过往的很多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二是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对境外人民币期货汇率(CME、HKEx和SGX人民币期货汇率)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