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联合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机制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来源 :大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机制,并研究卵巢癌组织中AKAP95、cyclinE1、cyclinD1、Cx43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1、MTT实验分别检测洛铂、紫杉醇及两者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抗肿瘤效应。2、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洛铂、紫杉醇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影响。3、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洛铂、紫杉醇作用SGC-7901细胞后,cyclinD1/E1/B1及CDK2/4、Rb、pRb蛋白表达的变化。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卵巢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5、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cyclinE2过表达及沉默质粒。6、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方法检测cyclinE2和LMW-cyclinE2的定位,并检测两种抗体对CCNE2编码的蛋白的特异性。7、利用Co-IP、银染、MS/MS方法鉴定cyclinE2(A-9)抗体对应蛋白是否为CCNE2基因编码的蛋白。结果:1、洛铂联合紫杉醇对胃癌SGC-7901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指数CI<1。2、联合使用洛铂和紫杉醇能增加SGC-7901细胞中cylinE1和CDK2的表达(P<0.05),减少cylinB1、Rb、pRb的表达(P<0.05),cyclinD1和CDK4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可以导致细胞S期和M期阻滞。3、AKAP95、cyclinD1、cyclinE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22%、66.67%和79.63%,高于癌旁组织的33.33%、25.00%和8.30%;Cx4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的阳性率为40.74%,低于癌旁组织的75.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卵巢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AKAP95、cyclinD1、cyclinE1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均无关(P>0.05)。5、AKAP95、cyclinE1和Cx43蛋白三者之间的表达均有关联性(P<0.05),cyclinD1、cyclinE1和Cx43蛋白三者之间互有关联性(P<0.05),而AKAP95与cyclinD1蛋白之间未见关联性(P>0.05)。6、cyclinE2主要定位于细胞浆,核内少量表达,而LMW-cyclinE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7、cyclinE2对CCNE2编码的蛋白没有特异性,而LMW-cyclinE2对CCNE2编码的蛋白有特异性。8、cyclinE2(A-9)抗体对应的蛋白没有检测到CCNE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论:1、洛铂联合紫杉醇对胃癌SGC7901的细胞周期阻滞具有协同作用。2、AKAP95、cyclinD1和cyclinE1蛋白可能具有促进卵巢癌发生发生发展的作用,Cx43具有抑制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3、cyclinE2(A-9)抗体识别未知蛋白,此蛋白可能不是LMW-cyclinE2,cyclinE2(40890)抗体识别的是cyclinE2蛋白。
其他文献
美国法院针对Snap-on诉港口货运"千斤顶"外观设计侵权案作出了驳回诉前禁令的判决,该判决中"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判断原则。这一判断原则在欧盟也广泛
为解决用放大法进行物理测量时有效数字可能出现的概念上的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将有效数字分为直接有效数字与间接有效数字的概念 .直接有效数字与间接有效数字概念的明确提出
<正>2015年6月16日是民生银行信用卡发卡十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在京举办了简朴又不失庄重的庆典仪式,邀请了部分见证民生信用卡十年成长的贵宾客户、合作伙伴共同为民生信
本文研究了低无机磷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3和植酸酶对产蛋鸡前期生产性能、组织和排泄物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00 只23 周龄海兰褐蛋鸡,在体重和初产
对光谱探针天青A(AA)分别与硫酸化茯苓多糖(SP)、硫酸软骨素(CS)和透明质酸(HA)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CS等不同生物大分子与AA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
目前市面上的多晶硅大多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多晶硅为主,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过程中,硅芯是作为多晶硅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辅材使用和消耗的。本文简要回顾了硅
目的研究在临床急诊护理中,与普通冷水冰袋比较,采用改良冰袋(内含高分子聚合物吸水树脂)用于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作用。方法共150例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高热患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