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与传承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它的存在与否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其承载主体——人的存在与否。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物,更要重要的是在于传承人及其传承群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逐渐消亡的危险境地。如何及时有效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如何更好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和精髓,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及其保护机制体系的完善构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的社会变革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等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巨大传承危机。而建立的以政府为主导,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机制,在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中,因其时间较短,依然有很大的不完善性。本文希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体特征以及群体特征进行的研究,根据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布状况,找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科学性的原因,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监督机制提供很好的建议,并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最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本文在现行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人群体的计量分析,笔者发现了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传承人认定工作的孤立性;传承人性别比的不合理性;传承人地域保护的不科学性;传承人经济保障过程中的机械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工作需要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性而定,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之间的一对多、多对多的特征,从而制定出个体认定、团体认定的方案。要关注女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男女比例适当。要加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成以生态地理环境结合语言的地域特征科学划区。要杜绝在经济保障中实行“一刀切”的方式。完善监督体系,同时建立传承人退出机制。
其他文献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是目前国际上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番茄红素生理保健功能的作用机制,及产品应用
国家制定法的内容不管有多么严密,都不可能调整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关系,而由于制定法的滞后性和刚性特点,又使国家不得不花费高昂的成本来制定、实施法律,这其中就
文章通过元数据MARC和DC的比较分析,认为目前MARC虽然能够适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不会在短时间内被DC所取代,但DC比MARC更适合于一般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从长远看,DC必然
为了解叶部病害与真菌区系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山茶(Camellia pitardii)健康叶片与受灰斑病侵染的病叶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叶部真菌数量、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
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或皮疹、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和支气管痉挛。尽管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一般不会诱导组胺释放,但已有该药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师习惯于独立工作,缺少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件进入数学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质的飞跃。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
江户川乱步作为活跃于日本大正、昭和期的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在中国拥有大量的读者。他的作品几乎全部以东京这座日本繁华都市为背景而展开,表现浮华、黑暗背后或充满幻想或跌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
小麦籽粒品质与加工特性关系密切,是小麦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也是国际贸易中评价小麦品质和制定价格的依据。受生产上使用的小麦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