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北斜坡带位于南堡凹陷中部,是由多级别的断层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作为高尚堡油田的一部分,其中深层沙河街组三段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进行过多次地质研究,但研究精度尚不能满足目前勘探开发的需要,在地质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勘探研究工作:地层对比存在多种解释,没有统一的地层对比划分方案,需要进一步厘定三级与四级层序的划分方案与识别证据,作为进一步精细地层对比的约束条件;沉积体系认识不清,层序控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尚未确定,多物源注入,沉积微相边界难以确定,储层横向变化快,缺少进一步综合评价。本文依据岩心、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等开展了研究区层序控制下的沉积相和储层综合评价研究,建立起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分析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1)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确立了层序划分方案,建立了高北斜坡带Es32+3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分辨出2个三级层序、6个四级层序。 (2)通过对研究区岩性特征、岩相特征及沉积层序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分析,识别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侧缘、前缘沙坝、河道间及沙席等沉积微相,详细刻画了扇三角洲不同微相的层序特征,总结归纳了5种辫状河道、2种前缘沙坝的沉积层序。刻画了砂体的分布,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明确了沉积演化规律。 (3)储层特征受沉积体系控制作用明显。物性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微观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较致密,压实、胶结、石英和长石的自生加大影响储层物性。成岩事件分析认为不稳定碎屑溶蚀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粘土蚀变成岩相、机械压实成岩相为主要成岩相类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影响后期开发。依据储层综合评价结果,将储层分为五类,目标区块主力油组以Ⅱ、Ⅲ类储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