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小板添加液对血小板低温液态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小板是止血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输注血小板已经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出血,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因此,保证足够的血小板贮存和供应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血小板尚无有效的替代品,只能从无偿献血者体内采集。目前临床常规应用的常温(20-24℃)振荡保存方式较有利于保持血小板的功能、体内存活时间及回收率。然而,这种保存方式易受细菌污染,保存期仅有5天,难以满足临床对血小板制剂的大量需求;冰冻保存血小板制剂常用低温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受者有毒副作用,且在冷冻和洗涤去除的过程中极易引起血小板的活化损伤,导致输注后在受者体内的回收率降低和寿命缩短。低温(4℃)保存血小板虽可延长保存时间,但低温易使血小板激活,导致血小板膜损伤,引起血小板输注后体内快速清除,使血小板输注效果降低。并且血浆中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IL-1β和IL-8等,可引起相关的输血不良反应。因此,提高血小板制剂的体外保存质量、延长保存时间成为输血医学研究的热点。与传统血浆保存的浓缩血小板(PCs)相比,血小板添加液(PAS)保存的PCs减少了血浆含量,从而降低过敏和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机率,也减少了细菌污染的危险,适合ABO血型不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血浆用于其他治疗。海藻糖作为一种常用的低温保存剂,广泛应用于低温生物学领域和各种细胞保存。本课题基于对常规血小板添加剂进行改良,并加入海藻糖,期望在较低温度(10℃)时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又克服低温(4℃)时造成血小板损伤的缺陷,达到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和提高血小板保存质量的效果。目的从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方面探讨使用改良的血小板添加液替代70%自体血浆在低温(10℃)液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体外实验:采集6单位单采血小板,每一单位单采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A组(血浆常温组)加入100%血浆22℃保存;B组(添加液低温组)加入70%PAS-ⅢM/30%血浆10℃保存; C组(冰冻组)加入100%血浆和海藻糖-85℃保存;另设血浆低温组加入100%血浆4℃保存,做为扫描电镜对照组;A、B组在第1、5、7、9天取样检测,C组在20 d后复苏取样检测。分别检测PLT计数、PDW、MPV、CD62p、HSR、PAgT、pH值、LDH以及GLU的变化。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9天取样扫描电镜观察,血浆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天取样观察,冰冻组在20天后复苏取样观察,同时使用新鲜血小板制样观察作为对照。体内实验: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将浓缩血小板分三组保存。血浆常温组为添加100%血浆22℃保存;添加液低温组为添加70%PAS-ⅢM/30%血浆10℃保存;冰冻组为添加100%血浆-85℃保存;制备豚鼠抗兔血小板血清并建立兔血小板缺乏症模型后以新鲜血小板为对照,常温血浆保存组在第3天,添加液低温保存组在第3、7、9天,冰冻保存组在第20天复苏后分别检测兔血小板缺乏症模型的血小板24h回收率和生存率。结果保存期内随保存时间延长,A组和B组CD62p表达增加,HSR和最大聚集率降低;A组的LDH释放、GLU消耗、CD62p表达、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高于B组而HSR低于B组(P<0.05)。A组pH在第5天起明显降低(P<0.05)。C组LDH释放明显较其他两组增多,但CD62p表达较少(P<0.05)。C组PDW显著升高(P<0.05),除与B组第5天结果相似外,均高于A、B组各时间点结果(P<0.05)。各组PLT计数相差不显著。扫描电镜观察4℃保存3天的血小板多发生破裂,立体感弱,血小板绝大部分已发生聚集融合,形成粘性变形血小板。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血小板在3天时可见血小板立体感强,细长伪足样突起增多,形成树突型血小板,粘性变形血小板少见,冰冻组血小板大部分形态改变,立体感减弱,血小板互相之间多发生聚集融合,形成粘性变形血小板。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血小板保存至9天,可见血小板有半数以上细胞发生融合,部分血小板破裂;添加液低温(10℃)组血小板可见明显丝状突起,部分形成粘性变形血小板。除保存9天的添加液低温组血小板存活率明显低于新鲜血小板存活率(P<0.05)外,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以及新鲜血小板的24h回收率和存活率相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冰冻保存组血小板24h回收率和存活率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改良的PAS-ⅢM能够替代血浆用于血小板制剂的保存,同时在低温(10℃)条件下能够很好地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抑制血小板的体内快速清除,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保存效果好于血浆常温保存。
其他文献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并结合信息技术来优化和完善德育。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整合过程中,改变了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缺点和局限性,为幼儿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教育内容,让他们通过视听结合的学习过程加深道德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中,教师还要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家长
期刊
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是个性化的行为,但这也并不表示着学生可以脱离文本,随心所欲。个性化的解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文本作者,联系创作背景,依据文本作品,深入分析探究的前提条件下的的阅读。但现在考试中,又常常强调标准化解读,这往往禁锢学生的思想。  一、标准化阅读题的困惑  在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的最后一题是:赏析“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句话,不少考生表示很茫然,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教学直接会影响到幼儿全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幼儿园的教学。想要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首先就需要注重科学教学,科学教学作为幼儿园常识教学的基础与前提,需要得到幼兒园教师的充分关注。基于此,笔者将就如何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当
期刊
计算机与网络的生活化,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通过互联网成为一个信息共享共同体。这也给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原本一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课堂成为历史的温馨记忆,互联网﹢教育使得微课的概念得以成型。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崭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有声有色”的课件幻灯片和图像、视频教学资源等,正在迅速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学重点得以具体化,学生学习
期刊
研究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CHD)治疗的重要方法,可有效缓解冠脉狭窄及开通闭塞的冠脉,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患者预后。PCI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