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隶属于星虫动物门、革囊星虫纲、革囊星虫科,为我国的特有种,也是我国星虫中产量较大的物种。可口革囊星虫主要生长在河口潮间带的中、高潮海区,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但随着自然资源量的日益减少,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受到重视。目前人工养殖苗种均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可口革囊星虫自然资源的逐渐衰减和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苗种必将越来越紧缺,开展可口革囊星虫苗种人工繁殖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可口革囊星虫繁殖生物学进行观察,并对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体的室内人工培养、催产等进行实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可口革囊星虫体腔卵的的发育和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其亲虫的雌雄比例、怀卵量、产卵量、卵质量等。结果表明:宁德地区的可口革囊星虫产卵亲体平均体重为4.61g,雌雄比例近1:1;可口革囊星虫怀卵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大,但当个体体重达到一定的规格(≥5g)时,其相对怀卵量反而下降。2015年观察亲虫产卵持续了91d(从6月30日至9月28日),12848条亲虫总产卵量1633.0×10~4粒,其中,7月份的产卵量为752.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6.1%;8月份的产卵量为699.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0.4%;9月份的产卵量为221.0×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13.21%。7~8月份的受精卵质量优于9月份。观察了不同盐度梯度下对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孵化、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15.0~30.0,最适盐度为20.0~26.0,且呈现出偏低盐的倾向;(2)在盐度为10、15、20、25~26、30、35时,可口革囊星虫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suryival activity index)分别为9.8、78.3、60.9、12.6、12.2、10.7,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盐度15、20的幼虫存活时间最长,达7d,超出此范围则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迅速下降。(3)在盐度15、20、25~26、30时,在9d的培育期间内,幼虫体长从251.7μm生长至542.9~568.5μm,日生长速度为60.3~63.2μm/d。生长速度最快的为自然盐度组(25~26),盐度30组生长最慢,4个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幼虫培育的成活率以盐度组20最高,幼体存活、生长适宜盐度范围为15~26。从福建宁德三都澳海区采集一定数量的可口革囊星虫亲体,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在繁殖盛期(7~9月份)均可获得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5~26、水温28.5~30.5℃条件下,孵出的海球幼体经9~13d的培育,变态为稚虫,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幼苗体长达到0.8~1.1mm;培育至4个月时,幼苗体长达4~5mm。实验过程中观察了分别用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sp)和一种卤虫虾片进行喂养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可口革囊星虫幼体对所用的3种饵料/饲料无明显的选择性,均能较好地摄食,并发育至底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