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地震避难所功能设计与抗震性能评定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地震频发,地震以其突发性、灾害性的特点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我国,其灾害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2010年的玉树地震最具代表性。显而易见,地震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的原则,地震避难所的建设成为了当下必修的课题,地震避难所是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保障人们安全,减少灾害伤亡,加快灾后重建的场所。在地震避难所的建设中,大跨度结构满足了避难所的特性与功能要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网架结构是多向受力的空间结构,跨度大,空间性能良好,有利于避难所内部功能规划,合理有效的利用建筑空间。另外,网架结构还具有刚度大,稳定性良好,安全度高的优点。本文对地震避难所功能设计与抗震性能评定做了如下工作:1.本文对地震避难所进行了功能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要点、功能要素以及外围场地。还对地震避难所进行了类型划分。2.本文通过对拟建于太原市的地震避难所案例(网架结构)的功能设计详细讲解了“平灾结合”的设置原则。3.本文运用3d3s软件对该避难所进行了建模设计。运用sap2000软件对结构结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然后以X:Y:Z=1:085:0.65的比例对该结构输入三向地震波(上海人工波、好莱坞波、EMC波、LWD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取得的主要结论为:1.加大地震避难所的建设力度与规划设计是响应“防灾减灾”号召的必要手段。地震避难所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平灾结合”的原则,经济合理。地震避难所室内与外围功能设计都应该考虑快速避难的目的。2.通过对地震避难所自振特性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该结构的刚度较大,满足避难所的设计要求。通过振型图可知,该结构的柱间支撑刚度相对较弱。3.在灾难性地震作用下,该地震避难所结构的最大节点位移随着地震波加速度的增大不断增大,最终发生失稳破坏。通过对结构在四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以知道该结构的综合抗震性能满足地震避难所的功能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从 1)关联双方协同参与关系情景 ,事物、事件之间的可比性 ;2 )说话人主体或信源主体的评价 ;3)有可能同物理行为、心智、感情行为意义交叉等几个方面描述了俄语关系意义
口头诗学研究是对口头传统在文艺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口头传统中的诸种民间文学类型,以及关涉口头传统和口头艺术的具体描述与记录等都是它关注的重点。民间文学中多为日常
<正>"山寨"一词,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这一词汇来源于广东话,在2008年红遍大江南北,它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那么,何谓"山寨产品"?
流行色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一种跨地域的色彩语言和其他流行元素一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将流行色应用于服装上,可以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取
<正>在当代艺术大潮中,雕塑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首先是雕塑家的审美艺术情趣宽泛,雕塑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加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刺激及陌生化。其次,新兴材料的运用使雕塑
针对蚁群算法在求解初期信息素匮乏和遗传算法在求解到一定范围时常做大量无为冗余迭代,致使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优点的动态融合的云计算任
合作型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成功的口语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加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合作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系列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的起点高,发展速度快。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短短的20余年间已经追赶上了国际研究潮流。目前,符号学思想已渗透到语言学、
教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本文讨论了教师语言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回顾了与教师语言有关的研究 ,并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了教师语言的典型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视频目标检测与跟踪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如智能交通系统、图像编码与压缩、人机接口和导航系统等民用和军用的许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