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19世纪至20世纪重要作家,她曾获1923年普利策奖。作为一个西部女性作家,薇拉·凯瑟作品大多描写美国西部草原,其中《云雀之歌》(The Song of the Lark,1915)就是她著名的草原三部曲之一。《云雀之歌》讲述了主人公西娅(Thea)——一个来自美国西部小镇的女孩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在纽约歌剧舞台的明星。本文将运用迈克·克朗(Mike Crang)的文化地理学观点揭示小说中文学空间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象征意义,同时将西娅和小说其他主要人物人生经历进行对比研究,阐释凯瑟创作这篇小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解决社会固有意识形态和现代社会给人造成的精神危机提供一次尝试。通过西娅的成功范式,指明资本主义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应该坚持内心梦想,寻求精神和物质上的平衡。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凯瑟生活时代背景及学术界对凯瑟和《云雀之歌》的研究现状和文章结构简介;正文部分由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第一章用麦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分析小说中四个主要文学地理景观:月石镇,芝加哥,黑豹峡谷和纽约,揭示其象征的文化意义。第二章探讨西娅如何实现自己艺术理想以及各个地理景观对她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其他人物失败的人生经历同时阐释作者的创作意图。结论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