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综合性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环境和医院器材等硬实力的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医院管理中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和文化建设等软实力的竞争,相距拉开了不同医院间的综合实力。另外,政府对医院的政策转变,以及现代医院运作的复杂性等客观条件,医院逐步从行政化管理向经营化管理转变,使得医院的管理要求更加精益,医院管理干部的管理专业化能力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职业化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的专业性与专职性,可以从外部评价、内部发展分析和经济运营状况等方面来考查评价。本研究采用员工管理满意度的调查,结合管理干部的群体结构,分析职业化管理群体的建设与医院发展的相关关系,阐述管理干部的职业化建设应该关注的管理维度和发展方向。研究选取了南医系的三所附属医院作为医院管理情况的研究样本,依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制定的调查问卷涉及八个区分维度46个条目,先在三所地级市综合医院进行预测调研,根据研究需要,向部分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咨询,对问卷进行了调整和修善。研究发现:1.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员工对管理干部素质的认可度较好,其中:行政岗位类员工对管理者素质的自我评价较好。2.男性员工管理满意评价较好于女性员工,不同的教育程度对医院管理的满意程度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3.员工群体的满意均值随工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波段式上升的趋势;不同编制归属的医院员工,对福利待遇的评价的统计差异显著,编制内员工的满意均值最高。4.不同岗位任职的员工对医院管理水平的评价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状况、福利待遇、沟通支持、工作改进和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经过LSD多重方差分析,从事行政类工作的主管和员工的认可程度较高于医疗技术岗位员工的评价。而对培训发展的评价统计学差异不显著。5.绩效考核效力的评价方面,工作年限的高低具有相应的影响力,高学历者对绩效考核效力的满意均值较低于其他人群,行政类员工比医疗技术人员更认可绩效考核的评价效力。6.在样本调查中,员工认为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福利、更愉快的工作的激励效果明显,而离职的因素方面工资待遇不合理、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和前景不好影响最大,认为医院管理的混乱、学习机会和得到其他人的比例也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福利待遇因素与管理满意的相关性不大,在目前医疗体制下,工资福利与编制归属较相关。医院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经验表明医院管理干部的职业化是提升医院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以调研管理满意度总体较好的N医院为例,其管理干部的素质结构方面,岗位任职要求与实际能力的差距明显,学历和学力不符较突出,这几乎是目前国内医院管理上的共性问题。而且员工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分歧较大,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评价较好,而技术类员工并不认可其管理能力的评价。医院中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普遍存在,实行的绩效评价无法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以发展员工对组织贡献的忠诚。其中医院管理行为的核心方面,内部沟通和管理工作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的改善重视不够,未得到内部员工的有效认可。通过实例的调查和研究,对相关的结果进行讨论,探讨医院管理干部的职业化建设方案,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包括:1)对医院管理干部职业化的基本制度建设;2)加强对医院管理干部的胜任力建设和职业发展规划;3)培育组织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和谐统一;4)重塑管理干部职业化角色定位,加强管理思维的训练;5)优化医院管理群体结构,精益管理维度,构建团队管理模式;6)深化医院的体制改革,完善内部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法制特点,要培育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使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最终实现,先得在基本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完善,激活和调动人的心智,启发以及培育医院管理干部执业的专业化管理理念,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