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闭合损伤膝关节关节炎模型和创伤性膝关节关节炎模型中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软骨下骨的结构改变。 材料与方法:(1)材料:取24只巨型花明兔,雌雄各12只,月龄:9-12月,体重:2.5-3千克。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标记为第1组(创伤组)、第2组(闭合性损伤组)和第3组(空白对照组)。(2)方法:第1组采用外科方法摘除双侧后腿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和横断前交叉韧带,第2组行双侧后腿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饲养。12周后所有兔双侧后腿膝关节行X片正侧位片、MRI检查,然后全部处死,截取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进行MicroCT检查,进行骨形态结构的三维重建和软骨下骨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1.X片方面:第1组有明显的骨性关节炎改变,膝关节间隙变窄,胫骨近端与股骨远端有明显骨赘形成,第2组中骨性关节炎的表现较轻微,在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有少量的骨赘形成,骨赘的体积也较小,没有明显的关节间隙狭窄,而在第3组中,双后腿的膝关节没有明显的骨性关节炎的改变。2.在MRI检查中,第1组显示膝关节结构改变,滑膜增生、韧带及半月板退变、关节腔变窄、软骨损伤、软骨下骨损伤。第2组有滑膜轻度增生,外侧半月板轻度肥厚,软骨轻度增厚,软骨下骨亦有轻度增生,而第3组没有看到明显变化。3.在MicroCT检查中,三维重建方面,第1组显示股骨远端内侧、胫骨平台内侧均有软骨下骨骨小梁增宽、致密、排列紊乱不均匀等表现,关节内侧缘可见骨赘形成。第2组中,股骨远端内侧、胫骨平台内侧软骨下骨骨小梁宽度、密度、排列的改变较轻微,关节内侧缘骨赘较少,体积也较小,第3组中股骨远端内侧、胫骨平台内侧软骨下骨改变不明显。在软骨下骨显微结构方面:第1组中,股骨远端内侧、胫骨平台内侧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和组织骨密度均明显降低。第2组中,股骨远端内侧、胫骨平台内侧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和组织骨密度均轻度降低,而第3组中上述显微结构变化不大。4.胫骨近端、股骨远端的病理检查显示:第1组中软骨下骨致密、孔隙少,且内侧边缘可见明显的椭圆形或圆形骨赘形成。第2组中软骨下骨密度中等,内侧缘可见椭圆形骨赘。第3组中软骨下骨密度均匀,空隙均匀,未见骨赘形成。 结论:本研究显示在兔模型中,创伤性膝关节关节炎中的软骨下骨的放射学、骨形态、骨显微结构、骨病理形态的改变最大,闭合性膝关节关节炎中的改变较轻微,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