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关键变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了影子银行这一概念。国际上看,影子银行包括投行、对冲、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传统银行核心业务且不受一般审慎监管,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完成信用、流动性、期限转换等活动的信用中介体系。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影子银行促使传统商业银行运作方式及盈利模式的转变,为商业银行规避监管机构监管提高自身收益水平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在创造大量流动性的同时,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价值,由于其高杠杆、期限错配等特点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使得对影子银行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在理论上,将中国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关键变量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影子银行和宏观经济的相关理论,描述了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测算了影子银行的规模,分析了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在实证上,本文采用剔除了季度影响之后的2006-2014年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影子银行体系规模与各宏观经济关键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图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体系规模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且经济增长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作用更大;二是在利率的冲击下,正规渠道的信贷规模与影子银行规模走势截然相反,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非对应的关系;三是影子银行规模对CPI指数影响几乎为零,但是CPI的高涨刺激了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并利用实证分析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关键变量的影响大小,从而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子银行监管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双克隆性γ球蛋白病八例分析阎有功,解兵我们采用免疫电泳(IEP)及免疫固定电泳(IFE)在近10年间(1981~1991年)进行血清及尿液M蛋白的研究中发现双克隆性γ球蛋白病8例,现对其实验室及临床特征予以简述。病
0前言某化工公司航天气化炉200 kt/a氨醇装置自2011年底开车投产以来,粗煤气带尘现象比较严重,使大量粉尘沉积于设备、管道及变换炉中,变换系统阻力不断上升。在变换系统技术改
针对目前安全态势感知(SA)范围局限、信息来源单一、时空复杂度较高且准确性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方位因子加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框架,充分考虑了多信息源与多层次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