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穷人”的身份形成与转变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精英教育阶段,教育的身份功能显著,高学历文凭可以给个人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而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精英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教育,教育的身份功能也随之弱化。对于来自底层的高学历青年群体来说,高等教育是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最重要的渠道,而随着教育身份功能的弱化和消费社会的兴起,他们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却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新穷人”。本文基于社会身份的理论视角,主要探讨高学历青年群体“新穷人”身份的形成转变,主要问题包括:“新穷人”身份是如何形成的,“新穷人”与他们原来的旧身份之间的关系,“新穷人”身份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关于对“新穷人”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未来情况的讨论。本文基于30个在沪工作的高学历青年群体的个案研究发现,首先,学历与身份发生分离,“新穷人”身份是他们无奈选择的结果。高学历青年群体的“预期结构”和“现实结构”发生了群体性错位,他们在城市形成了与学历身份不符的“新穷人”身份,而这其实是他们选择在大城市奋斗的无奈结果。其次,消费建构身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当消费角色逐渐僭越了学历身份的时候,他们被迫接受了“新穷人”身份的事实,而当他们将消费作为身份转变的划分标准时,他们便试图通过努力工作在消费社会中重建一个新的角色——“新人”,消费建构身份则从被动变为主动;然而,消费建立起的新身份又会表现出新的身份焦虑。最后,“新穷人”群体是亟待社会关注的群体。“新穷人”由于不属于国家话语中的穷人,因而得不到社会的关怀;“新穷人”有着对消费品质的追求,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因而感到相对贫困感;“新穷人”具有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将自己的群体性不满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看,有了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就会达到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也
民宿是大投入、慢回收的业态,所以在规模化扩张以后,缺钱是大多数民宿主人常见的问题,同时由于体量、证照、物业性质、银行流水等方面的制约,很难用抵押或者信用的手段在银行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
通过研究四阶Lidstone边值问题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利用Krasnose'skii不动点理论及相应线性问题Green函数性质的研究,可得到多个正解存在性的结果.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烧伤科危重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是由于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集、阻塞静脉管腔,致静
<正>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当年由日本关东军总部设置在长春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映")基础上,组成一个全新的电影摄制机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