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卒中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型卒中和非轻型卒中。由于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轻微,易被大众忽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但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特殊性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别,为轻型卒中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依据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按时间顺序连续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6名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分组,轻型卒中组(NIHSS评分≤3分)182名患者、非轻型卒中组(NIHSS评分>3分)114名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卒中史等)及其相关化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胱抑素C等)及血管检查资料。将轻型卒中组与非轻型卒中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化验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以上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最终探讨轻型卒中危险因素的特殊性。结果:⑴轻型卒中组与非轻型卒中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卒中史、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纤维蛋白原、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对两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轻型卒中组与非轻型卒中组在性别、高脂血症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卒中组的男性、高脂血症所占的比例高于非轻型卒中组。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结果提示,男性发生轻型卒中的风险是非轻型卒中的2.216倍(OR=2.216,95%CI:1.321-3.716,P=0.003),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发生轻型卒中的风险是非轻型卒中的2.538倍(OR=2.538,95%CI:1.545-4.167,P=0.001)。⑷轻型卒中组和非轻型卒中组在颅内动脉轻度狭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外动脉轻度狭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卒中组颅内动脉轻度狭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外动脉轻度狭窄所占的比例低于非轻型卒中组。结论:⑴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吸烟史、饮酒史等多数危险因素上无明显差异。⑵相对于非轻型卒中,男性、高脂血症患者更易发生轻型卒中。⑶轻型卒中的颅内动脉轻度狭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外动脉轻度狭窄发生率低于非轻型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