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聚合物囊泡的光化学合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由于其操作简便以及环保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传统PISA通常需要比较高的反应温度(通常在70℃)。在这么高的反应温度下很可能导致蛋白的变性以及大部分环境响应聚合物(如二氧化碳响应聚合物)在水中发生沉淀,因此对于合成生物相关以及环境响应聚合物纳米材料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将光引发聚合引入PISA体系中,构筑一种快速的功能聚合物囊泡的方法,即水相光引发PISA。使用该方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囊泡及CO2响应囊泡。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以三硫酯封端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113-CEPA)作为大分子 RAFT试剂在水中进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的RAFT分散聚合,在405nm的光照下合成不同形貌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单体能在15min内实现完全转化并且成核期在4.5min左右,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发现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增长,所得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较低。然后改变单体浓度和设计聚合度制备出多种形貌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如球形粒子,纤维,囊泡等,并绘制了详细的形貌相图。使用太阳光作为光源进行水相PISA与使用405nm的LED光源引发的水相PISA所得的结果类似。另外温度对水相光引发PISA的影响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高阶形貌的形成。  (2)使用mPEG113-CEPA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在水相光引发PISA中加入二氧化硅溶胶以实现原位包埋纳米二氧化硅的杂化聚合物囊泡的合成。TEM测试证实二氧化硅粒子被包埋在聚合物囊泡之中,并且通过对照实验证明离心洗涤能除去游离的二氧化硅粒子。使用刷形大分子RAFT试剂(PPEGMA-CDPA)制备杂化囊泡,却只得到了纤维状形貌。为证明水相光引发PISA方法也能包埋生物物质,本论文合成原位包埋牛血清(BSA)的复合囊泡,活性测试表明BSA的活性并没有受到影响。  (3)使用三硫酯封端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PEGMA9-CDPA)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以DMAEMA作为HPMA的共聚单体实现在室温下制备CO2响应聚合物纳米粒子。动力学实验表明聚合反应能在405nm可见光照射下10min内反应完全,GPC的结果证明DMAEMA的存在导致聚合物发生支化。少量的DMAEMA存在限制了高阶形貌的形成,而进一步增加DMAEMA的含量,由于氢键的作用而促进高阶形貌的形成。对囊泡的CO2响应性的研究发现,DMAEMA的存在对聚合物囊泡的的CO2响应解组装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把BSA包埋在聚合物囊泡内部,并探讨了其CO2释放行为。  
其他文献
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结构独特、功能各异且与环境相容等特点,因此近年来从植物中寻找高效、低毒抗病毒物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在创制新型、高效、低毒的植物病毒抑制
PET因为其自身优异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其背后产生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如何回收利用PET是一个非常具有研
通过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可以得到结构新颖、性质独特的功能配合物材料,例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发光配合物等等。在本论文的工作中,在主客体作用化学的思路下,我们着力于利用含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B3LYP和M08-SO方法对氟氮烯(NF)自由基和不饱和烃的环加成反应、碳氢键插入反应以及氢迁移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异构体和过渡态构型、反应路径、活化
近十几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金属有机笼(MOCs)引起了科学家的研究热潮,从合成方法到功能应用,成千上万种的金属有机材料被成功地合成。由于单一金属或配体的MOFs与MOCs在性质
学位
随着现代分离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快速又高效的分离成为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纳米材料,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