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信息活动道德责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活动是网络时代即信息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信息活动也产生许多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这些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活动主体道德责任的缺失。为了探寻超越当代信息伦理困境和信息道德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信息活动主体的道德责任为基点,以中外思想家关于责任伦理、道德责任等理论为指导,从道德哲学视域,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首先,运用概念辨析法探究了网络时代、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权利、信息活动道德责任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信息活动道德责任生成的客观维度即信息活动主体道德责任和信息需要与信息利益,信息活动主体道德责任生成的主观维度即信息活动主体的意志自由等形上问题。   其次,探索了信息活动主体(个体与组织)的权利与道德责任。在网络时代即信息社会,信息活动主体是道德责任的承担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自由能力,道德能力和信息活动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德性素养。信息活动主体既有个体主体,又有组织主体,个体性主体在信息活动中既享受一定的信息权利,又承担具体的道德责任。组织性主体作为伦理实体有着个体主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因为它有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和行为能力,因而,承担着重大的道德责任。   再者,探究了信息活动中道德责任的冲突和选择。因为现实的信息活动中存在着各种信息主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必然引发各种道德责任的矛盾和冲突。信息活动主体必须以真实性、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等为尺度,坚持平等对待、责权对等、人本主义和优先性等信息伦理原则,在道德责任的矛盾冲突中作出正确选择,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与保护他人隐私权。   最后,探讨了信息活动道德责任的实现。由于信息活动主体因能力、拥有信息资源和类型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道德责任限度。而这些主体有限度的道德责任的实现首要取决信息活动主体的自律机制,其中包括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实现的情感机制、耻感——道德责任实现的心理机制、良心——道德责任实现的调控监督机制。与此同时,信息活动道德责任的实现须有强大的他律机制,其中包括相关的信息法律规范、信息制度规范、信息伦理规范和信息防范技术等。此外,还须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制约机制,其中包括社会舆论、信息伦理委员会和赏罚机制等。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芳草绿。经历2008年特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映秀,已经是一派全新气象。老百姓真情地说:“党员干部是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他们把党旗、国旗映在这片土地上,更映在我们心里。”    2011年1月31日中午,映秀新城大道上,摆起了千人坝坝筵, 2000多名即将搬进新家的父老乡亲和广东援建者围坐着200多张圆桌,为映秀新生活举杯同庆。  “家家开店铺、户户搞旅游,旅游业将成为未来映
在20世纪全球一体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性的挑战之下出现了深刻的意义危机,由此而走上了艰难的重建之旅。构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