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主体,其投资效率会影响到自身的经营业绩,能否选择有价值的项目进行投资将会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从宏观上来看,投资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某些行业和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过热”的现象,表现为重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快、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指企业管理者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在现实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基本上很难达到完美资本市场下的最优投资规模,因此过度投资情形出现。与此同时,自美国于2001年颁布萨班斯法案(SOX)以来,内部控制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分别于2008年、2010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中,内部控制的预期目标之一是实现公司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这属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范畴。近几年在有关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中,内部控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逐步受到关注,但是研究的方法及结论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此外,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差异,进而说明过度投资形成的动因及程度不同,那么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是否也存在差异,本文对此也做了分析。具体而言,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其次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分别对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这三个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即分别对内部控制与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过度投资、内部控制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度投资以及生命周期下的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文的两个研究假设。再次,利用搜集到的深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基于内部控制整体的假设和对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完成了对数据初步检验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然后运用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了整体回归分析以及分组回归分析。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深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较为普遍的过度投资行为;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与过度投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过度投资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也意味着,当前监管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的过度过度投资除了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影响外,也受到了成长机会、公司规模、自由现金流、资产负债率的显著影响;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内部控制水平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处于衰退期时,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了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其内部控制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了三条相关建议,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