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北大荒农业开发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大荒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开发,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北大荒农业开发也存在着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开发的现象,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论文共分五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包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可能创新之处;文章结构等五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收集、整理、加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论文题目和内容进行的初步剖析.第二章:北大荒开发的背景及经历.新中国的成立为北大荒农业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农业技术的积淀与丰富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涉及农业开发的自然资源主要因素有气候、土地、植被、地形等.第三章:北大荒农牧地开发.北大荒山区与平原的荒地面积大、类型多.这些荒地的利用采取了以耕地开发为主的措施;耕地利用的初期过度依赖土壤的自然肥力,耕地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耕作地区出现局部沙化,地力下降等现象.此外,北大荒地区沼泽湿地分布广泛,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土地开垦利用,修建防洪、排水、灌溉等一系列宜农水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四章:北大荒湿地开发.建国初,湿地农业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垦为耕地和辟为牧场,而以湿地垦为耕地的规模较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湿地的生态作用认识的提高,利用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过去单纯注重湿地开发的经济效益,逐渐转向湿地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实现的轨道上来.第五章:北大荒农业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该章从总体上对北大荒农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了评价.总结了北大荒农业开发由注重经济效益优先,逐渐转移到生态效益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二者是互为促进,互为制约的关系,这一认识上来,以及由此形成的经验和教训.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改革是高校的工作重点。作者阐释了创新的内涵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搭建创新的平台,挖掘创新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激情。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5-01  一、引言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
本文归纳了抽象函数的几种常考题型,并通过例题给出每种题型的求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