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角下城市居住形态演化发展研究——以1990年以后南京市定量分析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空间形态研究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与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相关。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经济、政策背景的改变对居住形态的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证明居住形态中的“集中”和“分散”概念是一种动态的观念,需要放在历史的具体语境中加以分析。因此选择科学的研究平台,综合归纳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建立多因子的评价体系评判居住空间形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利于提高居住形态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通过对1990年以来,2000年以后为主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变化的量化研究和案例剖析,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居住形态的演变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适宜空间密度”和“有机集中”的原则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策略。   首先是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交待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概念定义、整体理论与方法思路。第二章,对中外居住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居住形态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种角度进一步对城市居住形态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城市居住形态发展研究进行了理论界定。第三章,对关于城市居住形态研究的跨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影响居住形态发展的当代理论和思潮。并从“集中”和“分散”这两种思潮的角度,剖析居住形态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人文主义因素及其历史局限。   其次是技术方法研究部分,包括:第四章,对我国当代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在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发展的特点,并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五章,提出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影响居住形态发展的机制和动因,并归纳了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的影响要素、内在机制与运行特征。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构建对居住形态的分析体系,并建立对城市居住形态的综合评价体系。   最后是实证量化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在简要介绍南京城市形态发展现状和空间演变历史的基础上,通过GIS的技术平台,对2000年以来南京居住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在市域、都市区、主城区、老城四个层面对南京居住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宏观特征和规律进行总结。第七章,选取五个典型地段进行具体分析,从城市空间格局、空间形态肌理、社会经济影响要素等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并在中观层面分别对各地段的演化动因进行总结。第八章,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了居住形态的案例分析。对不同空间密度和空间类型的居住案例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归纳2000年以来南京市微观层面居住形态的演变特征。第九章,通过上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量化研究和个案分析,对2000年以来南京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归纳性的总结,得出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结合“适宜密度”的相关理论从实际出发,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学位
在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塑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设计要素众多,过程复杂,必须寻求更理性
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工业建筑用地一般占总用地的25—30%;而在一些工业型城市,因拥有一些大、中型企
本文主要以江南地区城市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水系不断衰退和城市特色不断丧失的背景下,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城市水系方面传承江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对策措施。本
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大国,同时高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家庭的养老负担日益增大,需要新的养老体系出现。单一的社会和家庭的养老方式都是不适宜的,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养老体系才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大量实践、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学术勃兴,寒地大学校园生活区建筑的复合化设计思想应运而生
文章针对现今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农民在新农宅建设时对生态的忽视和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的居住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从传统民居(以北京和徽州为例)总结山可以利用的低技术生态策略,并利
轨道交通介入城市空间后,凭借对周边城市空间可及性的提高,必然会诱发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演变,并改变人在城市空间内的活动,这一过程表现为轨道交通与原有城市空间的关联与融合;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技术变革的不断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个性化使得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既有建筑物量大面广,且绝大多数为非节能型建筑,运行能耗巨大。因此,能否对其实现节能改造,决定着最终能否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