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分析某微电子企业通讯与网络生产项目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识别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为该企业日常管理提供依据,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后来发展的相关企业提供类比资料;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建议;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在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时,为相关部门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工艺流程及生产试运行情况,识别和筛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设施设备的布局、职业病工程防护措施及劳动者的暴露方式及暴露时间进行调查;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对该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物理因素、化学毒物的浓度或强度进行分析与评价,采样方式为每个待评价作业点连续采样三天,每天上下午各采集一个样本。结果:检测结果:噪声检测9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工频电场检测4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照度检测16个作业点,1个不合格,合格率为94%;X射线检测3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锡及其化合物、环己烷、戊烷和丁酮分别检测8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铅及其化合物检测5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异丙醇检测12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丙酮检测11个作业点,合格率为100%;体检结果:体检异常人数126人,其中疑似职业病10人,疑似职业禁忌症116人,占职业体检人数15.6%;该项目作业场所分级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结论: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接触人数、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认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要求;但需进一步加强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增加部分作业场所的照度,可以判定该建设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