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疾病,以痛经、月经过多和子宫增大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的患者不得不选择子宫切除术,这将导致年轻患者因此丧失生育功能。对于保留子宫的患者,药物治疗停药后不久即复发,而病灶切除手术又不能完全切除病灶。因此,许多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对手术切除病灶联合药物治疗的研究上,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病灶切除是否充分、药物的选择和疗程均有较大争议。腹腔镜手术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引起的术后粘连较轻,为目前妇科手术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大多数研究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选择气腹腹腔镜手术,但气腹腹腔镜手术时创面的修复缝合等操作较困难,而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无需建立气腹,操作简便,病灶的切除、创面的缝合修复皆接近开腹手术,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应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的技术已有十多年,术中联合利普(LEEP)刀的切割技术,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病灶切除效果。本研究拟在手术前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缩小病灶及控制残留病灶生长的基础上,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或中药红藤合剂治疗,评价两者的远期疗效。目的应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联合LEEP刀切除子宫腺肌症病灶,术后应用GnRHa治疗6疗程,之后再分别给予曼月乐或中药红藤合剂治疗,评估两种方法的远期巩固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个月至2017年5月由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年龄32-42岁,子宫体积增大如妊娠10周以上、月经过多和/或痛经明显,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术前进行病灶超声检查与定位,并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性病变。诊断性刮宫术后即可给予肌肉注射达菲林3.75mg,用药后7-14天进行手术。术后按术前用药时间每隔28-30天注射,共6个周期。注射第6针结束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曼月乐组(n=30)和中药红藤合剂组(n=30)。曼月乐组第6针GnRHa后30天放置曼月乐;中药红藤合剂组在第6针GnRHa后即刻给予红藤合剂口服,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子宫大小、CA125水平、月经量等的变化。结果两组平均年龄、术前子宫体积、VAS评分、CA125水平、月经量无显著性差别。VAS水平:两组患者手术联合GnRHa治疗后,月经恢复及术后12个月痛经VAS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水平:两组术后CA125水平均低于术前,其中红藤合剂组术后6个月、12个月CA125水平低于术后1个月(P<0.05),其他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曼月乐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CA125水平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CA125水平低于3个月(P<0.05),其他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两组术后子宫体积均小于术前(P<0.05),其中红藤合剂组术后6、12个月子宫体积小于术后1个月,曼月乐组术后3、6、12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其他时间点上差异两组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两组治疗月经恢复后,月经量均有所改善,术后12个月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停用GnRHa治疗后,逐渐出现红藤合剂者月经较规则,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有胃肠道不适者2例;曼月乐组月经恢复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6例,无宫内节育环脱落。结论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联合LEEP刀可较满意的切出子宫腺肌症的病灶,联合GnRHa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保留了子宫。后续治疗中选择宫内放置曼月乐或服用红藤合剂均可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曼月乐组自月经恢复后半年内部分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而红藤合剂组无明显月经改变。中药红藤合剂用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联合GnRHa治疗后的巩固治疗效果较好,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