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法国驻华领事高乐待是一位在中法外交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他以外交官身份在中国生活了15年,亲身经历过晚清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以中国与中国人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在19世纪末的法国引起了热烈反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大陆学术界少有开展对高乐待的研究,对其在华外交活动几乎一无所知,对其以中国为舞台背景的文学作品了解得也很少。本研究课题因此而立项,为2009年度获批的福建省科学规划立项项目和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中心立项项目之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以高乐待在华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为线索,因循时间顺序,探寻他在华期间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并讨论他在这些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尤以中法第二次合作重建福州船政、法国参与筹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高乐待呈送法国外交部的领事报告等内容为研究重点。其次,以高乐待在华期间创作的主要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化的阐释以及对中国人的描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作的心理出发点和思想根源,重点是他创作的以下几个文本:散文诗集《认识东方》、《第七日的休息》、戏剧作品《正午的分界》,随笔《赞美中国人》、《中国风物》、《北京往事》、文论《在龙图腾之下》。通过解读和分析,力图阐释他是如何将一个理想化的“文化中国”形象带给法国民众。上述两个方面以第一部分为主,第二部分为辅,同时进一步研究高乐待行为和思想的矛盾性,剖析他同时具备的宗教思想与世俗观念、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生活与物质追求、渴望亲情又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以及这些个性特征在他的外交活动和文学创作上的反映。最后,从中国研究者的角度,指出国外学者之论述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因缺乏对中国的了解而产生的对高乐待本人及文学作品的误读,根据事实依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借助法国外交部档案馆和巴黎高乐待协会档案室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又有法国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供参考借鉴,弥补了国内资料匮乏的缺陷,为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