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息假单胞菌DLL-34对硝基苯酚降解关键酶PnpA和PnpC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在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一系列酶来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降解。因此,研究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关键酶的作用机理,对于阐明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生物过程以及生物修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对硝基苯酚(PNP)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多种农药降解的中间产物,进入环境的PNP会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2,4-苯三酚1,2-双加氧酶(PnpC)和对硝基苯酚4-单加氧酶(PnpA)是甲基对硫磷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DLL-E4代谢硝基苯酚类污染物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   PnpC作用于1,2,4-苯三酚的1,2位,使其开环形成马来酰乙酸。它的结构主体由6个较长α螺旋、7个β折叠及转角组成,存在2个结构域:N端α螺旋结构域(NTD)和C端催化域(CCD)。NTD区域中存在与CCD距离较远的3个较长α螺旋,在儿茶酚双加氧酶家族中都存在这样的3个α螺旋,这三个螺旋是它们分子中两个亚基形成二聚体的连接部位,但由于距离活性中心较远,目前少有关于这些螺旋区与酶活力关系的报道。 PnpA是FAD依赖性单加氧酶,它在NADH和FAD存在下,通过加氧作用使PNP脱硝基生成对苯醌。   利用pET表达系统构建了从PnpC蛋白质序列N端开始,依次截短23、10及5个氨基酸的三个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 pLysS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酶活力测定,发现截短23个氨基酸后不表现催化能力,说明第一个螺旋对其酶活力是必需的。截短5个氨基酸后仍旧存在催化活性,说明N端五个氨基酸对于PnpC的酶活力影响不大。而10个氨基酸的截短导致Pnp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极低。   通过Ni-NTA亲和层析及透析对重组表达于E.coli BL21(DE3) pLysS中的PnpA进行纯化。酶活测定试验发现PnpA存在底物抑制现象,反应体系中高浓度的PNP、NADH、FAD都对其酶活产生抑制作用。分别对PNP、NADH、FAD进行试验,发现PNP的抑制浓度是0.4 mM,NADH的抑制浓度是0.8mM,FAD的抑制浓度是0.08mM。对酶活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其最优反应体系是:0.3mM PNP+0.8 mM NADH+0.1mM FAD+20mM Tris-HCl。在加入PNP之前先将体系与酶在4℃结合40min,依次加入PNP,20℃反应20 min,利用格里斯试剂法检测亚硝酸根,最终计算其反应速率。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Pseudomonas putida DLL-E4中存在与pnp基因簇类似的另外一个基因簇pnp2,利用pET表达系统构建相应的表达质粒对该基因簇中推测为对苯二酚双加氧酶(PnpC1C2b)和对硝基苯酚单加氧酶(PnpAb)进行了表达,证实PnpC1C2b的功能是催化对苯二酚开环,同时通过检测该酶的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该酶与pnp基因簇中的PnpC1C2具有同样的的瞬间催化特性。而表达的PnpAb不能够降解PNP。  
其他文献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对磷素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作物产量。然而由于土壤中的磷相当一部分是以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式存在,使有效磷浓度常常满足不了生产中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包括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共生等一系列的适应机制,以增强对磷的吸收、转运和再利用。研究发现,
阿特拉津作为一种低毒、广谱、高效的除草剂,对一年、多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除杀能力,是除草剂中的重要品种,被广泛使用。但喷施除草剂阿特拉津,在杀死杂草的同时也将农作物非
本文主要对各种卟啉衍生物进行合成、表征及应用探究。分别合成了四苯基卟啉、四羧基苯基卟啉、四(3,4-二羟基苯基)卟啉,并通过对卟啉分子周边的羟基、羧基等基团进行修饰,实
目的:探讨Neuritin对细胞内Neuralized表达水平及其环节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Neuritin对Neuralized介导的Notch信号途径受体及其下游靶基因的影响。  方法:  (1)利用脂质体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