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技术的糖尿病肾阴虚证证本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探寻糖尿病阴虚证大鼠模型尿液和血液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发现能够反映“肾阴虚证”的代谢标志峰,归纳总结出糖尿病肾阴虚证模型大鼠的特征代谢模式。 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甲状腺素和链脲佐菌素分别皮下和腹腔注射的方法来制作糖尿病阴虚证大鼠模型,并对给药组大鼠用中药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动态观察大鼠体重、食量、饮水量、尿量、神态、被毛、活动度、粪便、体温等,收集大鼠的尿液和血液,对血液和尿液进行生化检测。同时对所收集的尿液和血液样本进行衍生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技术方法来检测样品中代谢物的组成和含量,获得样品的GC-MS 谱图。利用仪器所附带的软件对通过GC-MS 分析获得的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色谱峰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结果:通过对有表达差异的尿液和血液色谱峰进行质谱解析,结合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得到与糖尿病肾阴虚证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尿液中包含的甘氨酸、琥珀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十六烷酸、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液中包含的甘氨酸、乳酸、尿素、D-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给药组大鼠给药前后比较,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的标志性代谢物,尿液中有甘氨酸、琥珀酸、十六烷酸、胆固醇;血液中有甘氨酸、乳酸、尿素、D-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对于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腰椎骨质增生症病人均接受薄氏腹针治疗。采用环球牌32号1.5寸毫针针刺“引气归元”、“腹四关”、“调
课题背景: 消化性溃疡的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抗Hp感染、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原则。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仍为PU治疗的主线药物。这两类药物近期愈合
目的:研究中药罗勒胶囊抗大鼠肝癌TACE术后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观察罗勒胶囊干预对大鼠肝癌模拟TACE术后乏氧微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中药罗勒胶囊辅助肝癌TACE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途径。方法:实验研究分两部分,1、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规范化。采用肝包膜下接种瘤块的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模型大鼠施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2、罗勒胶囊抑
目的:观察尿淋清颗粒对反复性尿路感染(气虚兼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   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病例纳入标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