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设置气气换热器(GGH)。实际运行中,GGH堵塞引起压差增大,严重时导致增压风机失速、锅炉跳闸,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效益。为了系统地解决GGH堵塞问题,本课题组在GGH堵塞机理、GGH结垢成分、除雾器性能、JBR控制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GGH不同端的垢成分进行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发现GGH结垢物主要来源于净烟气所携带的石膏浆液。通过对台山和定州二电厂整个脱硫系统速度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和实测验证,发现除雾器前速度场分布不均匀,烟气流速偏离了除雾器的最佳除雾效率区,导致烟气携带的石灰石浆液进入GGH,造成GGH堵塞;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除雾器的各个参数如板型、板间距、烟气流速等对除雾效率的影响关系如下:折形板及弧形板的高效除雾烟气流速范围为4m/s-8m/s;烟气流速大于8m/s后,除雾器发生二次携带导致效率急剧下降;两级布置方式弧-折26-20除雾器叶片组合平均除雾效率比台山电厂原有板型提高约8%,效果最为理想;三级除雾器组合与两级除雾器组合相比除雾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除雾器的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液滴直径的增大,除雾效率迅速增大;折线板除雾器适用于大液滴的分离;弧形板除雾器适用于小液滴的脱除;除雾器对粒径在20微米以下的液滴脱除效率较低。JBR反应器实验表明:随JBR运行液位增加,小液滴生成量明显减少;在液位下增加网栅可以有效降低小液滴浓度;鉴于实际运行中JBR液位主要以125mm为主,建议网栅的最佳安装位置是距离喷射孔50mm处。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开发了微小液滴在线测试技术、脱硫塔小液滴控制技术、除雾器板型与除雾效率耦合技术、GGH换热元件清洗技术等关键技术,系统性地提出GGH堵塞解决方案,并且在台山、定州等多个大型火力发电厂进行了工程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