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人出行频率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在我国这样一个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城市中的人车冲突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了区域交通乃至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过街交通与沿街交通相比,人车冲突更为显著。行人违章和溢出人行横道的现象频繁发生,而且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行人交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促进人车和谐出行的大环境下,本文对行人过街交通及其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基于人群的行人过街时间模型,其不仅有利于合理设置行人绿灯时间,提高过街安全系数,并降低违章率;同时也减少了机动车停车次数及延误,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论文架构安排如下:1、行人释放特性及消散时间建模分析了信号控制下行人到达人行横道的等待聚集特性,以及行人绿灯启亮后行人群的消散特性,并应用交通波理论,对行人释放数量建模。在确定过街行人数量的基础上,建立行人消散时间模型,并对行人横向间距进行标定,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得到行人横向间距的极限值和稳定最小值。最后,分析人行横道宽度等因素与安全过街行人数量及消散时间的关系,为后文的研究做铺垫。2、基于动态密度的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及基本穿越时间建模无对向行人影响时,不考虑机动车干扰的前提下,对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基本穿越时间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和人工计数方法获得行人过街瞬时速度和行人动态密度的关系曲线,建立基于动态密度的行人过街速度模型。并对其积分,计算得到无对向行人干扰下的行人基本穿越时间模型。3、双向行人阻滞特性及阻滞延误时间建模针对有对向行人影响的情况,对双向行人流的阻滞特性进行研究。从双向行人相互干扰特性出发,研究双向行人相遇阶段中行人方向比率与人行横道实际容纳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阻滞延误时间模型,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4、行人过街时间的应用主要对行人过街时间模型进行整合验证,并标定得到行人之间的舒适间距。结合前三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人群过街时间模型,并通过与实际调查数据和HCM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行人过街时间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按照行人对过街时间的需求,提出行人过街时间的应用——设置人行横道宽度,给出人行横道宽度的建议值。为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宽度的设置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