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后,体育成为“增强人民体质”的手段,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成为体育和武术的事业,武术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本研究选择上海育才中学的“男拳”教改作为内容,通过17名于1980-1992年间在上海育才中学工作学习师生的口述,整理上海育才中学武术教育改革的经验。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男拳”课改,是段力佩校长体育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因体育对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教改;因与其他体育活动相比,武术是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项目,而以4节小课将武术作为“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组成部分。第二,育才中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大小课教改,大课时间为50分钟,为体育教学,重在教师的“教”;小课时间为30分钟,男生进行武术教学、女生推行舞蹈教学,而重在学生的“学”。1994年,每节课统一为45分钟,体育课与武术的课时比是5: 1。第三,在“男拳”教改中,通过五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一是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二是从外校抽调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男拳”教改的组织者。三是以教研活动为阵地,推进体育教师的武术业务进修。四是利用代课教师、实习教师,充实武术师资力量。五是以小助手辅助教学。第四,在“男拳”教改中,从四方面着力解决“如何教”问题。一是形成了育才中学武术教育的校本课程。二是采用体育课三段式结构进行武术教育。三是根据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模式,将武术教学模式提炼为“范、明、严、复、美”五字诀。四是借助武术技击性吸引学生、利用小干部熟练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晓之以理坚定学习信念、运用比赛法激发学生自锻、利用公开课巩固教改成果。第五,在“男拳”教改中,推进了武术课外活动。一是施行武术操,在教师创编、课间操学生练习的同时,又组织学生“自编自创、自觉锻炼”。二是成立武术锻炼小组和武术协会组织课外活动的自锻。三是委托少体校代训武术队。第六,在“男拳”教改中,加强体育(武术)教育的医务监督。一是将体育室与卫生室合并,成立体育卫生教研室。二是卫生老师和体育教师一同下操场,保障学生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第七,1999年,育才中学区分为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其中,高级中学将武术作为选修课,将武术课外活动社团化;初级中学将规定的拳操配上刚劲有力的音乐,开展全校性的拳操展示,同时在每年运动会上组织各班的拳操展演。最后,本文还根据育才中学武术教改经验提出了推进武术教育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