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瑞华、立信等大型事务所因审计风险管控出现失误而被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处罚,严重降低了其影响力及社会各界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独立性的信任。部分大型事务所在业务急速扩张与抵御审计风险能力之间难以平衡,可见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审计业务作为事务所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和收入来源,面临着业务发展、经济新常态和新兴技术带来的多重风险冲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如何准确识别审计风险并逐步落实有效防御、提升审计风险管控效率已经成为大型事务所开展审计业务时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和关键问题。本文将案例研究法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结合进行研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控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从审计风险管控客户承接、业务执行、质量控制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各子阶段和多阶段综合效率分析,验证其作用效果,探索其作用方式,并对比行业效率,找出标杆事务所。接着在实地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规模和影响力较大、风险管控问题突出的A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案例分析,通过项目审计风险管控全流程分析,和全面审计风险管控对标分析两个方面研究其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诱因,并从事务所自身风险管控和行业多主体联合管控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效率优化。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整体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控效率近似有效,其中质量控制阶段对于整体风险管控效率的影响最大,是现事务所提升审计风险管控效率的关键步骤,而业务执行阶段的风险管控效率对于事务所的风险管控效率行业差距起关键作用。通过对A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其在业务承接阶段风险管控效率较高,而在业务执行和质量控制阶段较低,因而直接导致其在行业对比中处于劣势。要想提高其审计风险管控效率,在事务所内部,应当在项目风险管控层面注意业务承接的质量与独立性、业务执行的风险管理及充分落实业务复核中质量制度,在全面风险管控层面需注意人力资源、分所管理、信息技术与风险管控的配合。在事务所治理以外,可通过联合行业内的客户、其他事务所及监管机构建立全覆盖的客户建立客户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共享信息库和“互联网+”审计中心等措施,进行多层面、全流程、多主体的风险管控,以提高风险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