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5%。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能够发生转移,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转移以颈淋巴结转移多见,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影响肿瘤的分期、治疗及预后。目前由于口腔颌面部复杂的解剖关系和生理特点,对其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前准确的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成功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关键,然而目前对恶性肿瘤早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和准确性仍不够理想,从而影响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临床疗效,故如何无创伤性提高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仍是当今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超声造影技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疾病诊断技术之一,目前被成熟应用于对肝脏疾病诊断上,并逐渐在心脏、前列腺及其他部位得到广泛应用,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应用上发展更是迅速。临床应用表明:与普通多普勒超声相比,超声造影通过超声造影剂选择性地增强了肿瘤内部血流的回声信号,使其敏感性提高了约30%,这进一步为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1]。如何将声诺维超声造影应用在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本研究对声诺维超声造影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进行初步探讨,探寻诊断早期淋巴结转移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03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牙龈癌17例,口底癌10例,口咽癌5例,舌癌16例,颊癌2例,喉癌3例,腭癌2例,Merkel细胞癌1例,所选患者均有活检病理支持。对所选患者临床查体:颈部可触及或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所有患者不具有超声检查的禁忌,并且知情同意经静脉应用造影剂检查;在超声检查前均未行任何治疗措施;其中2例舌癌患者(4个淋巴结)由于病情情况在造影检查后,术前行化疗一疗程。应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首先术前对患者行普通超声检查,选取可疑的淋巴结,详细记录其超声表现,随后行彩色多普勒(CDFI)及能量多普勒(PDI)观察其血流形态。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将长径/短径≤2、髓质变形或缺失、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上述2项(含2项)以上者即为转移性淋巴结,根据此标准对所选淋巴结作出定性判断[2、3],然后对所选淋巴结行造影检查,造影剂采用声诺维(SonoVue),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团注式(静脉推注速度1ml/s,2-4s)将造影剂注入肘静脉,剂量为2.4ml,动态观察所选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过程2min,整个成像过程的影像资料存储于硬盘中[3];结合超声造影实时和录像回放,利用造影影像分析处理软件,对造影淋巴结影像学表现、强化分布类型记录、分类并综合分析,初步作出定性判断;然后对超声检查的淋巴结进行体表定位,术中切除定位淋巴结,手术标本送病理科做病理切片检查,以病理诊断为诊断标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病理诊断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常规超声和声诺维超声造影诊断颈部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选56例患者超声检查共检出147个可疑淋巴结,淋巴结性质以术后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1术后病理确诊结果:转移性淋巴结62个和非转移性淋巴结85个。2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根据常规超声诊断标准,转移性淋巴结6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80个;对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的淋巴结117个,其中转移性淋巴结46个和非转移性淋巴结71个,30个与病理诊断结果不符,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6%(117/147),误诊率为20.4%(30/147),常规超声检查对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4.2%(46/62)、83.5%(71/85)、79.6%(117/147)。3所选淋巴结超声造影后表现为①、均匀强化:淋巴结整体显著、均匀的增强;②、淋巴门不均匀强化:实质显著均匀增强,淋巴门区呈现低或无灌注区;③、实质不均匀强化:实质显著增强,但呈现局灶性低或无灌注区;④、轻微强化:淋巴结整体增强微弱四种类型。参考有关文献将淋巴结造影后依据造影剂灌注分布部位,将强化分布类型分为以下4型:Ⅰ型:均匀增强型,Ⅱ型:淋巴门不均匀增强型,Ⅲ型:实质不均匀增强型,Ⅳ型:微弱增强型。4在普通超声转移与非转移诊断标准基础上,将声诺维超声造影表现为Ⅰ型和Ⅱ型的淋巴结判定为非转移性淋巴结,将造影表现为Ⅲ型和Ⅳ型的淋巴结判定为转移性淋巴结。根据以上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转移性淋巴结55个,非转移性淋巴结92个;与病理对照符合的淋巴结133个,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3个,非转移性淋巴结80个,14个与病理不符,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4%(133/147),误诊率为9.5%,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4%(53/62)、94.1%(80/85)、90.4%(133/147)。5统计分析超声造影检查淋巴结影像特征表现:非转移淋巴结中51.2%(47/92)造影表现为Ⅰ型,40.2%(37/92)表现为Ⅱ型;转移性淋巴结中76.4%(42/55)表现为Ⅲ型,18.2%(10/55)表现为Ⅳ型。病理确定后非转移性淋巴结中56.2%(45/80)造影表现为Ⅰ型,40.0%(32/80)表现为Ⅱ型;转移性淋巴结中70.0%(37/53)表现为Ⅲ型,26.4%(14/53)表现为Ⅳ型。6将造影前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4.2%、83.5%、79.6%,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4%、94.1%、90.4%;统计学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相比,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1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超声造影增强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和淋巴门不均匀增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主要表现为实质不均匀增强和微弱增强,这可以为如何区分颈部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的设定提供一定的依据。2声诺维超声造影提高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声诺维超声造影是手术治疗前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