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癫痫(epilepsy)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青霉素是建立癫痫动物模型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许多学者将青霉素腹腔注射或在脑皮质表面应用,成功地诱导出类似于人类皮质癫痫的动物模型,为癲痫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组织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水平能间接反映体内氧自由基的代谢状况以及组织受自由基损伤的程度。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组织内SOD活性的高低可部分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消耗SOD,使SOD活性下降。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有机体遭受各种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高度保守的应激蛋白。HSP70是HSP中最保守的一类,在细胞应激后生成最为显著,被认为对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在海人酸(kainic acid,KA)、戊四氮等致癫痫模型的大鼠脑内有HSP70的表达,以青霉素作为致癫痫剂测定SOD、MDA的水平以及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尚未见到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模型检测癫痫时脑组织SOD和MDA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脑区HSP70的表达变化,以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为癲痫的治疗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实验方法 腹腔注射青霉素(按8×10~6u/kg体重)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分别于给药后1h、2h、3h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动物后,断头开颅,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采用化学比色法对定大脑皮质、海马组织SOD活力及MDA水平进行测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海马组织中HSP7O表达分布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给药后均有程度不同的癫痈行为发生;与假手术组比较,癫痈大鼠脑区匀浆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的脑内未见HSP70阳性细胞,青霉素致癫痛后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出现HSP70阳性细胞。在海马的CA,、CA3、C拟区和颖叶皮质HSP7O阳性细胞较为密集。讨论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青霉素可以有效地复制大鼠癫痈动物模型,SOD、MDA的变化可能是癫痈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可提示SOD、MDA的测定,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有价值的参考指标之一。青霉素致癫痈大鼠的脑内可见HSP70的广泛表达,提示HSP70蛋白在癫痈发生过程中可能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此外,临床医生普遍认为青霉素除了易发生过敏外,其毒性甚微,使其临床用量越来越大,其神经毒副反应的报道也常可见于专业刊物。本研究也提示在使用青霉素时应掌握好剂量,以减少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