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以滁州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耕地,保发展已成为各地政府重要议题。而发展又需要用地,农村土地整理成为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用地瓶颈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土地整理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换取用地指标,发展地方经济,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众。土地整理的效果决定了地方政府各项农村土地整理政策的成效,因而必须对农村土地整理结果进行评价。我国目前对农村土地成效的评价,基本上局限于农村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上,更多关注的是农村土地整理后耕地面积增加大小,而很少考虑其经济、效率、公平等因素。而农村土地整理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元的利益,客观上要求政府能更好地协调和平衡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解决各种利益冲突,单一经济效益评价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农村土地整理成效。结合实际,探讨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滁州市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现状出发,研究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公共管理的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中,建立评价体系的准则层;通过调查收取材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调查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了频度分析,确定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中的各项重要指标和次重要指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层;运用特菲尔法和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评价体系对滁州市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评价,检验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整理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是农村土地整理的风向标。对土地整理进行绩效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主要工作,对土地整理成效起到重要作用。当前的农村土地整理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不能满足实现农村土地整理目标的需要。将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中,构建农村土地整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农村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利用文中建立的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评价,基本上能够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部门评价和政策依据。
其他文献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对于各阶段各学科知识教学的新要求.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天赋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高效教学.
期刊
大规模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城市化过程必定会大规模征收农业用地,进而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但我国人地矛盾尖锐,征地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社会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要在保证知识传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本文中,我将从初中数学的教学角度,谈谈我在实际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增长,社会组织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中。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领域,社会组织业已成为政府的有力补充。在政府部门
对于当前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政策环境适应能力,企业要在保障自身良好的经营与发展的同时,利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协同发展优势,有效降低经
大图们倡议(GTI)2005年之前称之为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GRADP),自该机制建立以来,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原主导、现支持的项目,在基础搭建、国家关系协调以及地区经济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