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腔系统的四波混频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_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和冷原子技术的发展,基于原子非线性的腔-QED有了很大的发展。腔-QED在实验上能够实现原子与腔的强耦合,可以有效提高原子光学厚度,增强腔模与原子的相干相互作用,为有关原子相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而在热原子腔耦合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大多数是在Λ型三能级原子耦合环形腔系统下进行的,腔模场(探测光)与单次穿过原子介质的耦合场同向传播,避免了多普勒效应。本文主要研究三能级原子与环形腔耦合系统下的四波混频效应。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原子系统中几种量子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及原子腔系统作了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研究了自由空间下光泵浦效应对EIT介质极化特性的影响。理论上,考虑到原子的多普勒效应,分析探针光与耦合光分别同向传播和对向传播时,原子介质表现出的极化特性,以及光泵浦效应对探针光极化特性的影响;实验上,在自由空间成功地验证了光泵浦效应对EIT介质吸收特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实验上研究了Λ型三能级热原子与环形腔系统下的四波混频效应。讨论了由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反射谱随耦合光频率失谐、功率、粒子数密度等实验参量的变化规律。实验证实在原子共振中心产生的反射四波混频信号无法起振,其对腔模失谐不敏感,这主要是由于在原子跃迁中心,耦合场的泵浦效应导致的强吸收现象,抑制了反射信号在腔内共振;而在单光子失谐条件下,由于热原子的多普勒效应,使得前、反向耦合场对同一频率的腔模探针场及反射信号的吸收减弱,从而使其在腔内起振,获得线宽压窄的内腔反射四波混频信号,这对于下一步开展基于内腔四波混频信号的关联特性测量以及基于内腔受激拉曼散射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验保证和参考。  其中创新性的工作包括:  1、基于原子-腔耦合系统,实验上获得了线宽接近于激光自然线宽的内腔四波混频信号,并且实现了在空间上与探针光的大角度分离,该结果在频率可调的多通道量子信息存储、全光控制的量子逻辑门操作、全光开关及路由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理论上基于光泵浦引起的强吸收效应及热原子的多普勒频移效应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讨论,进一步丰富扩展了基于原子相干的四波混频效应及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微环谐振器具有尺寸小、易于制作、便于集成等优点,可用于实现滤波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激光器等。此外,微环谐振器还可以用来进行光速控制,如实现慢光。慢光的研究一方面加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而且是微电子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因此被誉为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由于单晶硅为间接带隙材料,其禁带宽度为1.12eV,只能发出微弱的
在多谱辐射测温研究中,温度的测量依赖于辐射出射谱线型,然而实际测量时,在燃烧、爆炸、气化等特殊场合中,会产生出一些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发生Mie散射、瑞利散射、丁多尔散射等
用化学溶液法制备的柠檬酸掺杂MgB2超导体,在反应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分解后生成的碳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较容易掺杂进入MgB2的晶格当中。本文研究了柠檬酸掺杂对MgB2超导体临界电流
氢气是目前公认的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但氢气的提取,运输和储存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氢气泄露的监测是氢能研究开发领域的一个主要课题,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