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rimary erythermalgia,PET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阵发的四肢末端灼痛,伴肢末端皮肤发红,常由运动或温度变化诱发或加重,疾病发作时患肢处于低温环境可使症状缓解或减轻。目前致病机理不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该病给患者及其家人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有研究将PETA致病基因定位于2q24.1~24.3,并发现该区间内的SCN9A基因为该病的致病基因。SCN9A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正在研究中。亦有研究在一些PETA家系的中未检测到SCN9A外显子突变,提示PETA有遗传异质性,寻找新的PETA致病基因进而研究其致病机制成为目前科研的热点。目的:求证一湖南PETA家系是否具有新的致病基因,探讨新的致病基因位点是否位于2q24.1~24.3的D2S1353~D2S1776区间。方法与结果:对一湖南PETA家系进行了调查,收集足够的家系资料,以便进行家系连锁分析得到有意义的LOD值。对该家系先症者进行SCN9A基因全部26个外显子正反向测序,未发现SCN9A异常突变,进而在2q24.1~24.3选取6个微卫星标记(STR),在部分家系成员中作连锁分析,排除该PETA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2q24.1~24.3的D2S1353~D2S1776区间。结论:该湖南PETA家系不存在SCN9A基因外显子突变,提示有新的致病基因,新致病基因位点不在D2S1353~D2S1776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