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具有生物蓄积性、环境持久性、长距离迁移以及潜在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长江中游地区重要湖泊包裹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它们在洪水调控、渔业、旅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当地农业和工业的供水源。目前对于此地区的PFASs的含量水平和污染特征只有零星研究,但是,大流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强烈地影响和改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具有生物蓄积性、环境持久性、长距离迁移以及潜在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长江中游地区重要湖泊包裹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它们在洪水调控、渔业、旅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当地农业和工业的供水源。目前对于此地区的PFASs的含量水平和污染特征只有零星研究,但是,大流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该水体的生态系统,由于上游存在有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可能是PFASs的潜在排放源,因此对此区域的PFASs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建立了两种PFASs的分析方法,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MS)法。并以长江中游地区水体包括洞庭湖、洪湖、鄱阳湖、长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最终采用固相萃取(SPE)与HPLC-MS/MS的分析方法分别对水体中的两大类11种全氟化合物(PFBA、PFPeA、PFHxA、PFHpA、PFOA、PFNA、PFDA、PFUdA、PFDoA、PFBS、PFOS)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区域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和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最后对6种典型全氟化合物(PFBA、PFPeA、PFHxA、PFOA、PFBS、PFO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GC)检测9种(C4-C12)全氟化烷基化合物(PFCAs)的方法。首先,本研究评估了酯化和酰胺化两种衍生化方式,确定酰胺化为最佳衍生方式。然后通过对固相萃取、衍生化以及仪器分析的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系统性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得到了一种快速可靠且低成本痕量PFASs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14-6.32 ng ml-1能够同时定量9种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特别是实现了对短链PFASs如PFBA以及PFPA的定量检测。使用该方法可以为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4-C12 PFCAs提供有前景和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法。(2)本研究建立了分析全氟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前处理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MS)的分析方法。水样用WA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富集浓缩,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分析。对于该仪器分析方法的优化包括雾化温度,雾化器压力,辅助气流量,毛细血管压、质谱条件等参数。对比了两种流动相洗脱方式,建立了完整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2>0.99),检出限为0.005-0.023 ng l-1。(3)对长江中游地区不同水体各采样点中PFASs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不同水体普遍存在PFASs污染,11种PFASs目标污染物在长江中段23个江水样品中均有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2.43-77.44 ngl-1之间,平均值为22.53 ngl-1,其中,武汉段浓度最高,这显示武汉的氟化工行业对PFASs排放贡献较大:洞庭湖中PFASs浓度范围为18.07-29.95 ngl-1(平均浓度为22.67 ng l-1);鄱阳湖地表水中PFASs总浓度在17.00-67.66ngl-1之间,平均浓度为32 ngl-1;洪湖中PFASs总浓度在25.46-63.4 ngl-1,平均值为35.89ngl-1高于其它研究区域。(4)长江中游地区水体中PFASs均以短链同系物为主,这一特征与以往报道的自然水体以PFOA和PFOS为主的PFASs污染特征明显不同,说明短链替代效应已在中国全氟工业中逐渐显现。不同区域PFASs的含量不同,洪湖的PFASs污染程度最高,依次是鄱阳湖、洞庭湖、长江中游。总体来说长江中游水体PFASs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5)人类活动、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产业密度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PFAS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6)利用熵值法和风险叠加模型对水体中的几种典型PFAS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本研究区域潜在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洪湖(0.0523)>鄱阳湖(0.0392)>长江中游段(0.0228)>洞庭湖(0.0208),均在低风险区域。对RQsum的贡献率最高的化合物均为PFHxA,其贡献率分别为52%、46%、72%、47%,说明PFHxA为本研究区域主要的潜在风险化合物。
其他文献
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艺术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当前我国教育界针对艺教融合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较少,对艺术为何具有教学功能、艺术发挥教学功能的机制和条件等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因此,对艺术的教学功能、艺教融合的原理及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将围绕“艺术为何具有教学功能?”、“艺术发挥
语言文字知识是现代汉语表达的基础,同时语言文字知识也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文体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准备。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在日常的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对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计的改变有所引导。作为2016-2019年全国卷高考试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单位的雷达隐身性能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和作战能力。其中,天线系统作为收发电磁信号的窗口,电磁特性更为复杂,如何保证天线的正常工作和对敌隐身的同步实现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而频率选择雷达吸波体(FSR)由于其具有带内低插损透波,带外吸波的电磁特性,开始在天线系统的隐身设计中崭露头角,且对比加载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天线罩,其在双站,宽角域RCS减缩方
在众多影像类型的作品中,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记录存在、反映现实与见证历史的重要功能,成为记载人类文化历程的珍贵相册。近年来在中国,独立纪录片作为民间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流影像共同构成对中国当下社会的全方位展映与表达。本文即以中国独立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是本文的前奏,主要叙述本文的选题依据、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创新及其局限,梳理前期研究成果以及问题,说明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等。第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直线攀升,光伏发电系统因其具有清洁、经济、可持续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可期许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模将更加广阔,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的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网基础配置不高、消纳能力有限,它的这种小容量、随机性、不稳定也给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带来了电压分布不均、运行经济性降低、日常维护难度增加等一系列影响可靠性的问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对于研究生学术文化适应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为理论基础,通过《第二语言习得》
本文选取2018年5月24日美国杰拉德·弗兰克医生所做的医学讲座进行英汉模拟同声传译,在此基础上做实践报告。此次讲座主题为“咳嗽”,讲座信息密集,长句较多,伴有重复和冗余现象,答疑部分话轮转换增多,语速快,环境嘈杂,提问听众带有口音。本报告回顾了口译任务过程的译前准备阶段和口译进行阶段,同时分析了英译中模拟同传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解决方案。在描述任务过程时,本报告阐述了“
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导航技术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导航传感器是导航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惯性传感器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等优点在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MEMS传感器的高噪声水平问题也是一直以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避免MEMS传感器测量噪声对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导航系统,主要
本论文研制了一种宇航用三轴磁通门磁强计。磁通门磁强计是一种利用磁通门原理对微弱磁场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利用敏感轴方向三维正交的三分量磁通门磁强计,可以准确测量被测磁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成为通信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我国也在大力发展5G,力争在新一代通讯系统上占据有利地位。新通讯系统对数据的传输速率、延时有着更高的要求,对通讯设备的体积和功耗有更严格的限定,作为通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的研究与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电流舵型DAC能够兼容标准CMOS工艺,是高速高精度DAC首选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