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化是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占全球土地面积的1/3区域受到荒漠化影响。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夹缝地带,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各类荒漠和沙化土地面积152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4.51%,其形成的沙尘暴对气候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了整个甘肃中部、各相临省市以及华北、华中地区,成为全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备受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治理中地上植被与土壤理化特性为监测对象,同时结合荒漠化治理的投入产出核算,分析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主要结果如下:1.民勤县于2007年实施荒漠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以来,共完成围栏850万亩,其中禁牧围栏275万亩,休牧围栏435万亩,划区轮牧围栏140万亩;完成草地补播改良180.6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2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8个乡镇、5.7万户、23.6478万人,累计完成投资21289万元。2.通过补播治理后,荒漠化草地优势群落为饲用价值较高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亚优势群落为饲用性较高的小罐木;荒漠化草地以当地多年生杂草类为优势群落,灌木为其主要伴生群落。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荒漠化治理的进行由0.88升高到0.91;表明民勤县荒漠化草地治理降低了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提高了群落的均匀度。荒漠化草地恢复前后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为0.22,表现为极不相似,物种替代速率很大。3.民勤县荒漠化草地治理前后土壤水分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在0-10 cm和10-30 cm这两个土层中,治理前的土壤温度都高于治理后;在0-10 cm、10-30 cm的土层中,治理前的土壤容重小于治理后。4.治理前区域的土壤pH值接近中性,而治理后的土壤pH值呈微酸性,治理后的土壤pH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逐渐变大的趋势;荒漠化草地治理前的土壤有机质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治理后则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全氮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有效氮总体上与土壤全氮的分布格局相吻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治理前后土壤的有效磷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与有机质变化相一致;治理前的有效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治理后区域的有效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cm土层的土壤碳密度(SOCD)和土壤氮密度(TND)治理后分别是治理前的4.3和2.6倍;而10-30cm的SOCD和TND治理后分别是治理前的6.6和5.4倍。5.进行了草地补播改良后,与未进行治理的区域进行比较得到每平方米增产干草48.91g,土壤的碳储量每平方米增加6.9g;民勤县增加的碳储量就可以用来进行碳交易,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一定的收入;采取了荒漠化治理后植物的根系能很好的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土壤肥力,能使在土壤中植物更好的生长。综上,通过补播和控制放牧治理,民勤县荒漠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恢复,草地植被与土壤系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通过治理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可观。